家庭中医药杂志

期刊简介

  《家庭中医药》 以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增进大众健康为己任,以家庭生活为中心,宣传介绍中医药在防病治病、食疗养生、保健长寿等方面的经验与常识,用平易近人的语言向读者介绍深入浅出、方便、易学、有效的中医药知识和切实可行的中医药方法。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和收藏价值,深受读者欢迎。


浙江医共体改革,如何实现人才一体化?

时间:2025-05-20 11:44:48

浙江省在推进县域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积极探索并大力推行医共体医疗卫生人才 “县乡村一体化” 管理改革,这一举措为解决基层医疗人才困境、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带来了新契机。

长期以来,县域内医疗卫生人才分布不均是个老大难问题。县级医院凭借相对优质的资源,吸引了不少人才,而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却面临人才短缺、队伍不稳的尴尬处境。浙江省洞察到这一问题的关键,通过 “县乡村一体化” 管理改革来打破僵局。从人才招聘环节来看,改变了以往各自为政的局面,由医共体统一规划、统筹招聘。这意味着招聘标准不再局限于单个医疗机构的需求,而是站在整个县域医疗资源均衡发展的角度,招揽适合各个层级医疗岗位的人才。例如,对于一些偏远乡镇卫生院急需的全科医生岗位,医共体在招聘时会适当放宽条件,同时加大培养力度,确保人才招得进、留得住。

在人才培养方面,“县乡村一体化” 管理展现出强大优势。县级医院作为龙头,承担起主要的培训任务,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医护人员提供系统、专业的技能培训。培训内容涵盖常见疾病的诊疗规范、新技术的应用以及医疗服务理念的更新等。不再是以往各乡镇、各村医护人员零散参加培训,而是有组织、有计划地分层分类培训。年轻医护人员还能有机会到县级医院相关科室轮岗学习,接触更复杂的病例,快速提升临床经验。这种 “传帮带” 式的培养模式,让基层医护人员成长有了清晰路径,也为县域整体医疗水平提升奠定基础。

人才流动机制也有了质的突破。以往,县域内人才流动壁垒森严,县级医院人才不愿往下走,基层人才想往上提升困难重重。如今,浙江省医共体推动下,人才在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间合理流动。县级医院选派业务骨干到基层挂职,指导工作、开展新技术项目,将先进医疗技术下沉。基层表现优秀的医护人员则有机会到县级医院进修深造,甚至调动任职,激发工作积极性。这种双向流动,盘活了整个县域医疗人才资源,让人才在不同岗位发挥最大价值。

薪酬待遇的一体化管理,是留住人才的关键一招。过去,基层医护人员薪酬普遍偏低,与付出的劳动和承担的压力不匹配。浙江省医共体推行统一薪酬体系,综合考虑工作难度、工作量、服务质量等因素,向基层倾斜。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医护人员收入有了显著提高,尤其是绩效工资部分,与工作实绩紧密挂钩,多劳多得、优绩优酬。这一改变,让基层医护不再为收入担忧,能安心扎根基层,为群众健康服务。

随着 “县乡村一体化” 管理改革深入推进,浙江省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渐织密织牢。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正在加速形成。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县成为常态。未来,这项改革持续深化,必将为浙江乃至全国县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供可借鉴的宝贵经验,助力健康中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