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家庭中医药》 以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增进大众健康为己任,以家庭生活为中心,宣传介绍中医药在防病治病、食疗养生、保健长寿等方面的经验与常识,用平易近人的语言向读者介绍深入浅出、方便、易学、有效的中医药知识和切实可行的中医药方法。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和收藏价值,深受读者欢迎。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出版部门: 《家庭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374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379/R
邮发代号: 82-65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家庭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5-3743
- 国内刊号:11-3379/R
- 出版周期:月刊
-
秋季燥咳重养阴
云淡风轻九月天,秋高气爽的天气大家都喜欢,秋天又是收获的季节,各种食物也都更加美味可口,如果在四季里挑出一个舒适、让人心情愉快的季节,那一定非秋天莫属.不过秋季也有一个让人比较烦恼的问题,就是天气相对比较干燥,有的人在这个季节会出现干咳、痰少、咽干、口燥、手足心热、盗汗、便秘、苔少质红、少津、脉细而数或咳血等中医所谓“肺阴虚”的症状.尤其是秋季特有的“燥咳”,表现为干咳无痰,甚至痰中带血,口干咽干......
作者:天海 刊期: 2014- 09
-
夏秋季节防急性结膜炎
由炎夏进入秋季,也正是急性结膜炎的高发季节.急性结膜炎是由于病毒或细菌引起的传染性很强的一种眼病,细菌可通过接触蔓延,以毛巾、手、钱币、玩具、水为媒介传至眼部.主要临床表现为:眼怕光或有异物感,瘙痒不适,眼睑沉重、灼热,夜间或下午加重;闭眼睡眠后,眼黏液性或脓性分泌物结痂,使上下眼睑不能张开;睑结膜充血、水肿,球结膜周边充血.本病俗称“红眼病”,中医称“风热眼”等,起病多困感受风热外邪或时气邪毒,......
作者:贾佩琰 刊期: 2014- 09
-
服用感冒清热颗粒需抓准时机
感冒为临床上常见的外感疾病.常于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外邪乘虚侵袭而成.因四季气候的变化引起的感冒,主要有风寒、风热两大类,或表现为夹湿、夹暑等兼证;另外上呼吸道感染、流感(时疫感冒)也属感冒范畴.常见的风寒感冒,是风寒之邪外袭、肺气失宣所致,其症状可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痛身痛、鼻塞流清涕、咳嗽吐稀白痰、口不渴或渴喜热饮、苔薄白,治疗应以辛温解表为主.......
作者:光流 刊期: 2014- 09
-
『斗』斑秘方
不管世界的潮流怎样变化,亚洲女性的审美,总是恒定不变地向往着白净.这就给总有些恼人“斑点”的女性提出了难题,它们(黄褐斑、晒黑斑)可并不像小动物皮肤上的斑点,存在的同时还能够意味着可爱.解决“斑点”问题,目前已经有了多种途径:药物、针灸、激光、果酸,还包括可能你闻所未闻的磨削、化学烧灼、冷冻、电烧.不同的斑点以及不同的个体都可以采取不同的疗法,但如果你不想去医学美容院,不想冒风险、花费大把大把的金......
作者:林莉 刊期: 2014- 09
-
关注老年人的骨折问题
研究表明,老年人骨骼中有机物质如骨胶原、骨粘连蛋白含量减少或消失,在长骨头部与骨盆变成海绵样状态.前不久的一个星期天,退休在家的李老师在家做清洁,她搬了个板凳去擦吊灯上的灰尘,谁知一不小心板凳滑动就跌了一跤.跌下来后,她腰臀部钻心地痛,不敢活动.老伴和孩子们将其紧急送往医院,经X光摄片,原来是右侧股骨颈骨折,只好住院治疗.笔者又想起了年近90岁的老岳母.去年4月的一天,她打来电话,说很长一段时间以......
作者:孙清廉 刊期: 2014- 09
-
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
每到气温升高时,人们总是会选择一些消暑的食品来对抗炎热的天气:有些图痛快的人会直接选择冰淇淋或者一些加了冰块的食品,这些食品一吃下去就能在极大程度上消除暑气.然而一些人因为认为这些食品太过寒凉,或是自己的身体状况不能食用冰品,而选择其他的消暑食品——饮品如绿豆汤、豆浆,蔬菜如黄瓜、西红柿、苦瓜,当然也少不了西瓜.虽然现在西瓜在中国已经是一种极为普通的水果,但是这种大众水果却并不是原产于我国的物种.......
作者:容成 刊期: 2014- 09
-
天然药库——茅山
茅山,名句曲山,亦名冈山、地肺山,座落于镇江句容境内,主峰大茅峰高370米.据《茅山志》载,西汉景帝时,陕西咸阳南美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慕名先后入江东句曲山隐居,分别于大茅峰、中茅峰、小茅峰三峰之上,创建茅庵,潜心修道,采药炼丹,救人济世,后均功德圆满,先后得道升仙,号称“三茅真君”.远近黎民百姓为感生前之恩,永表不念之情,遂将句曲山改名三茅山.《三茅歌》曰:“茅山连金陵,江湖据下流”,所以又......
作者:潘春华 刊期: 2014- 09
-
传统《六字诀》养生保健法(一、 二)
用呼吸吐纳来养生保健,古人很早就开始实践,战国时哲学家、思想家庄子就在其书中记载:“……吹响呼吸,吐故纳新……为寿而已矣.”说明当时这种方法就已经流行,且大家认可其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作用.六字诀,顾名思义,是通过六个字的呼吸吐纳,来调整体内脏腑的阴阳寒热,从而达到祛邪扶正的作用.......
作者:谢青云 刊期: 2014- 09
-
中药西药毒副作用不同观
1.中药与食物同源同用中药取自于天然的植物、动物、矿物,属于自然药材.食物也来源于天然的植物、动物.因此,中药与食物,作用相同或相似.不同的只是药物口感差,食物口感好而已.从对机体的作用而言,作为食物的动植物,对机体的作用相对较弱;作为药物的动植物,对机体的作用相对较强.......
作者:马献军 刊期: 2014- 09
-
说说药毒
自然界处处有对立物,香花要开,杂草要长,它们又依存又排斥.从人们的愿望上说,当然希望花儿特别是香花多多地繁殖生长,杂草,特别是毒草,好是大减少,乃至绝迹断根.可是,大自然偏偏我行我素,并不按人的意志而转移.唐诗人白居易写过一首题为《问友》的诗:“种兰不种艾,兰生艾亦生.根茎相交长,茎叶相附荣.香茎与臭叶,日夜俱长大,除艾恐伤兰,溉兰恐滋艾.兰亦未能溉,艾亦未能除.沉吟意不决,问君合何如?”诗描绘了......
作者:止敬 刊期: 2014- 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