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家庭中医药》 以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增进大众健康为己任,以家庭生活为中心,宣传介绍中医药在防病治病、食疗养生、保健长寿等方面的经验与常识,用平易近人的语言向读者介绍深入浅出、方便、易学、有效的中医药知识和切实可行的中医药方法。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和收藏价值,深受读者欢迎。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出版部门: 《家庭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374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379/R

邮发代号: 82-65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家庭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家庭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5-3743
  • 国内刊号:11-337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家庭中医药杂志2014年第8期文章
  • 妇科名药乌鸡白凤丸

    “乌鸡白凤丸”被誉为妇科良药,是北京百年老号同仁堂十大王牌名药之一,广泛适用于身体虚弱、腰膝酸软、月经不调、行经腹痛、崩漏带下、产后虚弱、阴虚盗汗等妇科疾病.乌鸡白凤丸系根据明·龚廷贤《寿世保元》卷七的“乌鸡丸”方加减而成.原方出自唐朝,经历宋、元、明数代临床反复修改,清太医进一步修订后为宫廷御药.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还陈列着慈禧吃剩的两枚“乌鸡白凤丸”,上面有光绪年间同仁堂制作的印记.这一古代宫......

    作者:天海 刊期: 2014- 08

  • 后天之本需资生

    “资生”:出自《周易》“至战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是说万物的生命是由于顺从“坤元”之气而资生的.大地深厚,负载万物,具备无穷的德行.人之脾胃属土,与自然界的大地同德,为人身之“坤元”.欲资生后天营卫气血,必助脾胃之气方有所得.“补益资生丸”正是从健脾益胃人手,脾胃纳谷运化正常,五脏就会从“坤元“大地得到充足的营养.脾经之气足了,整个人的生命力就会提升上来.《内经》所谓“纳谷者昌,绝谷者亡”.......

    作者:光流 刊期: 2014- 08

  • 夏秋应重视毒虫咬伤的防治

    夏季和初秋是各种毒虫繁殖肆虐的季节,加之天气炎热,很多人往往赤足露体,不注意卫生特别是旅游登山、农民劳作或孩子玩耍时,容易遭受毒虫的咬(蜇)伤,所以,夏秋季节应特别重视对毒虫咬伤的防治,并掌握一些简易的处理与治疗方法.毒蜂蜇伤主要是指黄蜂(俗称马蜂)和胡蜂蜇伤,这两种蜂毒性比蜜蜂大数倍.即使仅被几只毒蜂蜇咬,患者也会出现局部红肿以及发热、恶心呕吐、烦躁不安等全身症状,严重时会导致血压下降、休克昏迷......

    作者:孙清廉 刊期: 2014- 08

  • 痛经自疗16法

    痛经系指经期前后或行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疼痛,或伴有全身不适,严重者影响日常生活的常见妇科疾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多见于未生育过的年轻女子,体质虚弱或对疼痛敏感者,无明显的生殖器官器质性病变,多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子宫痉挛性收缩有关,一般表现为小腹痛、腰酸,痛甚时可牵及外阴、肛门部,脸色苍白、汗出、肢冷、乏力,随着经血的流畅而疼痛渐消.后者多见于已有过生育的妇女,痛经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急慢性......

    作者:蔡晓刚 刊期: 2014- 08

  • 夏季防寒

    随着养生观念的逐渐普及和养生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慢慢关注日常饮食、生活起居的健康科学.“天人合一”的中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生活节奏随着季节天气的变化而调整也逐渐成为一种习惯,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本身是一个小环境,与宇宙、自然界环境的统一与顺应是有利于自身气血正常生化运行的.中医基础理论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主要有两个因素:正气与邪气.正气指人体内的气,可以充盈人体、......

    作者:韩良 刊期: 2014- 08

  • 天气燥热难睡眠调节脏腑是关键

    燥热的天气经常会使老年朋友们难以入睡,甚至可引起高血压、心绞痛等,严重者诱发糖尿病、中风等.这时可通过中医调理脏腑,恢复脏腑功能,失眠现象就会迎刃而解.1.来回翻身睡不着调调胃中医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胃气失和会引起失眠.这是因为天气暑热,或者秋天的燥热,在饮食上不注意,吃了些生冷、肥甘、辛辣之物,或有时暴食暴饮引起饮食积滞在胃,致使胃气失和而引起失眠.表现为在夜间辗转反侧,并伴有腹胀、腹泻、吐酸......

    作者:王琰 刊期: 2014- 08

  • 三伏贴治风寒湿痹关节痛

    风湿科疾病中,以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性关节炎等为多见,其主要表现均有关节疼痛,活动受限.肢节肿痛,屈伸不利,是因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邪气乘虚而入,脏腑经络气血为之痹阻,中医统称“痹病”.《济生方·痹》云:“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疾病发病,多为肝肾不足、经脉失养,不荣则痛,又合风寒湿邪,外侵肌表,痹阻气血,不通则痛.外治......

    作者:尹友鑫 刊期: 2014- 08

  • 人参误用害处多

    人参是个大补之药,但服用过头,就适得其反了.邻居张哥经常服用人参,前天突然鼻子出血,医生说可能与过量服用人参有关.张哥不明白,说,这就奇了怪了—一自古人参就是补品,还能把人的鼻子吃流血?其实,张哥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人参虽然是补品,但服用时也要根据自己的体质状况和季节变化,及时地进行调整,不然,就可能像清代医家徐大椿说的一样,“虽甘草人参,误用致害,皆毒药也”.......

    作者:刘绍义 刊期: 2014- 08

  • 塞流、澄源、复旧——三步法治崩漏

    辛亥革命以后,社会动荡不安,但十里洋场的上海却出现了表面上的稳定和繁荣,富豪大亨们声色犬马,纸醉金迷.上海花旗中方银行经理年近五十,家财万贯,可惜子嗣不丰,只有一女,不能“传宗接代”,因此盼子心切.虽然前年纳了一房小妾,年方二十,貌如西施,容似黛玉,但因患崩漏,月事一月数至,经间又见点红,因此房事几无.据小妾云,此症在少女时即有,至成年后愈发频繁,先后不下二十位医生诊治,中西药吃了无数,有时只能维......

    作者:姜厚德 刊期: 2014- 08

  • 宋代名医许叔微的故事

    许叔微是对《伤寒论》研究透彻的专家,对后世中医发展与学习伤寒论有很大的贡献.他写了一本叫《伤寒百证歌》的书,把自己长期学习《伤寒论》所总结出的辨证方法,用歌谣的形式记录下来.这个歌谣后来也成为学习《伤寒论》的一部经典著作.我们都知道张仲景的《伤寒论》,后来因此书发展出一个学派——“伤寒派”,看病开方只开“经方”.这个学派的创始人就是许叔微.许叔微十一岁时父母因病双亡,可能正是因为这种经历,让他后来......

    作者:李彦奇 刊期: 2014-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