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家庭中医药》 以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增进大众健康为己任,以家庭生活为中心,宣传介绍中医药在防病治病、食疗养生、保健长寿等方面的经验与常识,用平易近人的语言向读者介绍深入浅出、方便、易学、有效的中医药知识和切实可行的中医药方法。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和收藏价值,深受读者欢迎。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出版部门: 《家庭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374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379/R
邮发代号: 82-65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家庭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5-3743
- 国内刊号:11-3379/R
- 出版周期:月刊
-
一代名老中医李少川的传世验方
李少川教授是我国中医儿科领域的著名专家,是全国首批500位名老中医之一,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长期坚持在临床第一线,致力于中医儿科研究,以优良的技术挽救了不少垂危病儿,究其一生为中医儿科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在患者中享有崇高声望.......
作者:戴鼎 刊期: 2018- 03
-
中药熏蒸治鼻炎
中药熏蒸疗法是中药外治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又称为中药蒸煮疗法、中药汽浴疗、药透疗法、热雾疗法等.自先秦就有这种疗法的记载,后世不乏其术.到了清代,中药熏蒸趋于成熟.现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药熏蒸疗法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均有相应发展,逐渐广泛用于防病治病、康复疗养、保健养生等诸多方面.......
作者:孟昭群 刊期: 2018- 03
-
疏肝解郁趁春天
万物蛰伏的漫长冬季过后,大地终于被细雨滋润,被阳光普照,一切本该生机勃勃、欣欣向荣.但是,空虚、烦躁、恼怒却紧跟着春天的脚步到来,连急救中心都表示,春天是个特殊的忙碌季节,因为轻生现象明显增多了.......
作者:光流 刊期: 2018- 03
-
股骨头坏死的中医治疗
股骨头坏死亦称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和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别于因病菌感染引起的股骨头坏死,是骨伤科临床常见而难治的慢性疾病之一.股骨头坏死的发病率近年来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其中中老年人的发病率高,一旦发病,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若治疗不及时,患者常因丧失劳动力而致残,生活不能自理.......
作者:孙清廉 刊期: 2018- 03
-
中医药堂传奇第二十三回东阿镇盛产东阿胶 慈禧后喜得小皇子
阿胶是老少皆宜、滋补作用卓著的宝贵中药,历史悠久,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中记载:“出东阿,故曰阿胶.”阿胶作为皇帝贡品早见于《水经注》:“岁尝煮胶以供天府.”唐《本草拾遗》中记载:“诸胶皆能疗风,而驴皮胶主风为.”宋《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注明:“阿井水煎乌驴皮如常煎胶法.”明代已以驴皮为主,有的明代本草著作直接指出是黑驴皮.清代以后《本草求真》等都记载:阿胶应以乌驴皮和阿井水制......
作者:花永刚 刊期: 2018- 03
-
豆蔻梢头二月初
宋人谢逸《蝶恋花》词:“豆蔻梢头春色浅.新试纱衣,拂袖东风软.”词中所称“豆蔻”,是一种姜科植物,也是一种重要的本草药物.古今文献对豆蔻的植物来源说法不一,殊多混淆.......
作者:程超寰 刊期: 2018- 03
-
刘宾客常论医 信方传世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彭城人(今江苏徐州,一说洛阳人),官终于太子宾客,故世称“刘宾客”,唐代诗人、散文家.刘禹锡少年得志,21岁考中进士,又登博学宏词科,声名显赫.但不久他参加了王叔文领导的革新运动,改革失败后被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播州(今贵州遵义)刺史、连州(今广东北部)刺史、夔州(今四川奉节)刺史、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等职,用他自己的诗句来说是“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
作者:胡正旗;闵锐 刊期: 2018- 03
-
医案聊斋续篇晨泄案
师兄:人类对时间的感觉好像不如某些动物,而人们对把握时间的要求却远远高于动物——这是一个矛盾.师弟:所以人类发明了许多计时器,如钟表、沙漏、漏壶、日晷等,来解决这一矛盾.师兄:而在没有计时器时,只得靠某些对时间敏锐而又有所表示的动物——如鸡——来掌握时间.......
作者:张大明 刊期: 2018- 03
-
百益一损者——枣
枣的种类有很多大枣的益处多多,受到众多的称赞.《清异录》载:“百益一损者枣,故医氏目为百益红.”宋朝以前,大枣又有“扑落酥”之雅称,不仅如此,宋朝医家寇宗奭还称其为御枣,有“甘美轻脆,后众枣熟,而易生虫,今人所谓扑落酥是也”.而古代更有“美枣”之称.......
作者:丁兆平 刊期: 2018- 03
-
赤小豆治痄腮
据汪昂(新安医学名家)《本草备要》记载:宋仁宗患痄腮,取赤小豆杂他药敷之而愈.古方书中关于赤小豆治病的神奇疗效多有记载,有些记载虽有故弄玄虚之意,但其疗效显著确实也是不争的事实.赤小豆,又名红小豆、赤豆、朱小豆,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干燥成熟种子,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中医认为,赤小豆性平,味甘、酸,入心、小肠经,有健脾利水、解毒消肿之功,适用于水肿、脚气、腹胀、腹泻、疮痈肿毒、痄腮,及产后缺乳、乳......
作者:胡献国 刊期: 2018- 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