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家庭中医药》 以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增进大众健康为己任,以家庭生活为中心,宣传介绍中医药在防病治病、食疗养生、保健长寿等方面的经验与常识,用平易近人的语言向读者介绍深入浅出、方便、易学、有效的中医药知识和切实可行的中医药方法。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和收藏价值,深受读者欢迎。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出版部门: 《家庭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374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379/R
邮发代号: 82-65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家庭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5-3743
- 国内刊号:11-3379/R
- 出版周期:月刊
-
失眠男子易患心肌梗死
......
作者:广文 刊期: 2001- 06
-
老人便秘疏通有方
一天与几位老年朋友在一块儿闲聊,谈及老人便秘之事,想不到话匣子打开了.朱老紧锁愁眉,说他深受便秘之苦,3~4天,有时一星期解不出大便,肚子发胀,胃口不好,还影响睡眠.用大黄、番泻叶泡茶喝,开始管点用,后来再喝也不顶事.其他几位老友也有同感,问我,为啥吃泻药治不了便秘呢?你这当医生的给咱批讲批讲.我点头说好好.......
作者:杨锋 刊期: 2001- 06
-
安然度夏秋--教您对付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是夏秋季节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多有饮食不当、暴饮暴食、进食不洁食物、服刺激性药物等病史.发作时,上腹部灼痛或不适,恶心,呕吐,腹泻,病程多短暂;重症有脱水或呕血,甚至休克.其病因是由于胃粘膜受到化学、物理因素的刺激,或微生物感染,或细菌毒素作用等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的损害.其病理变化以胃肠粘膜出血、水肿为主.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是外感风寒,或饮食不洁损伤脾胃所致.......
作者:秦庆霞 刊期: 2001- 06
-
小儿高烧用何药?
发热是儿童常见的一种临床症状.小儿腋下正常体温一般为36℃~37℃,午后体温较清晨略高.当体温升高超过正常基础体温1℃以上时可以认为是发热.一般的发热是机体与疾病作斗争及适应内外环境温度异常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可使血液白细胞增多,吞噬细胞活性增高,酶活性增强,抗体合成加速,但高热过久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反应,影响消化功能,增加心血管负担,使人抵抗力下降,甚至引起惊厥、昏迷等.因此在临床上小儿发热38℃以......
作者:林娜 刊期: 2001- 06
-
小心老年人高压高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人较多见的收缩期高血压已在全世界引起人们的关注.以往人们片面强调舒张压增高的危害,实际上老年人收缩压高比舒张压高的危险性更大.它对心脏、脑、血管疾病的危害并不比舒张压增高作用小,然而这一点易被人们所忽视.......
作者:马强 刊期: 2001- 06
-
按摩喝水防结石
泌尿系结石,是因喝水不足,或长期卧床(久卧伤肾),或患痛风、内分泌失调时血液中过多的盐类在尿中结晶,或泌尿道受感染等,导致尿液流通受阻而形成的.......
作者:郭宏伟 刊期: 2001- 06
-
夏季感冒不能不防!!!
据统计,在人的一生之中,几乎每个人都患过感冒,有的人甚至一年要患好几次.虽然一年四季中,人们都可能发生感冒,但许多人只重视冬季感冒和春季感冒,而忽视了夏季感冒.有人甚至认为夏季天热,根本就不会发生感冒.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作者:邱吉芬 刊期: 2001- 06
-
蒲公英
蒲公英,是大名儿.它也有个小号儿,叫黄花地丁.这小号儿,起得极好.你看,将它全棵拔下,倒转来,放在地上,那上粗下细的独根儿,不活像一棵入地的丁子吗?但根像丁子的草,并非独它一种,因为它开黄色的花朵,叫个黄花地丁就区别开了.但它的大名却是蒲公英.......
作者:宋悟民 刊期: 2001- 06
-
故纸新词能益智--中药名诗词联迷拾趣
历代骚人墨客多通晓医药,如大文豪苏东坡著有医书(与沈括所著合编),诗有.而良医又莫不通儒,先儒后医、弃文从医、亦儒亦医者不胜枚举.如以著称的大医家傅山还是明清之际杰出的思想家、诗人、书画家.......
作者:朱杰 刊期: 2001- 06
-
西药感冒药非人人所宜(下)
(7)美酚伪麻片主要用于治疗感冒、气管炎、支气管炎等引起的咳嗽.其由氢溴酸右美沙芬、盐酸伪麻黄碱、愈创木酚甘油醚组成,具有较强的镇咳祛痰作用.服药期间偶有恶心、便秘、头晕、失眠、心悸等症状;超量服用可出现头晕、失眠等症状,停药后可恢复.下列情况要注意:妊娠3个月内及哺乳期妇女禁服.有严重的高血压或心脏病、糖尿病、青光眼、前列腺肥大伴排尿困难者禁服.对本药物成分过敏者慎用.......
作者:倪青 刊期: 2001- 06
动态资讯
- 1 第六回戚家军蓟州遭病袭保命丹军营显神威
- 2 治盗汗应辨证施治
- 3 小儿腹泻辨证施治
- 4 壮家人的“草药”养生经
- 5 突遭失子之痛,怎样心理疗伤?
- 6 五彩缤纷的石斛
- 7 中药成炭效果更佳
- 8 冰雪拌樱桃
- 9 壁虎入药治恶疾顽症
- 10 如何选用中医药治疗癌症病人
- 11 沙凤桐:素食也能吃出好眼神
- 12 薏苡仁食疗方
- 13 肚子疼不算病有泡屎没拉净
- 14 名老中医谈养生之道(33)舒便效宏的手按膝部静坐法
- 15 母爱绵延四季
- 16 身心健康不可透支
- 17 中药透皮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好
- 18 “二孩时代”元年来临
- 19 治白血病有疗效的中成药
- 20 一位大学教授的乡村情——记南京中医药大学退休教授张谷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