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家庭中医药》 以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增进大众健康为己任,以家庭生活为中心,宣传介绍中医药在防病治病、食疗养生、保健长寿等方面的经验与常识,用平易近人的语言向读者介绍深入浅出、方便、易学、有效的中医药知识和切实可行的中医药方法。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和收藏价值,深受读者欢迎。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出版部门: 《家庭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374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379/R

邮发代号: 82-65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家庭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家庭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5-3743
  • 国内刊号:11-337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家庭中医药杂志2016年第6期文章
  • 夏日必备的传统中成药

    《红楼梦》中,刘姥姥形容大姐儿时说,“富贵人家养的孩子多太娇嫩,自然经不得一些儿委曲”,这话用在黛玉身上也颇为合适——身娇体弱的林黛玉仅仅是去了趟清虚观就又中暑了.想来当时正值农历五月初一,天气炎热,她是因先天禀赋不足,不耐暑热而发病,再仔细看,书中确实道黛玉“中了些暑溽之气”.......

    作者:朝阳 刊期: 2016- 06

  • 探讨中医望诊——自己给自己当医生

    如今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还没从根本上解决.报载医改已进入“深水”区,有人建议大病去医院,小病在基层诊所.其实,比小病还小的病也不必去诊所,自己给自己看病就成.在某些发达国家若是感冒了去医院,是根本不用药物治疗的,医生一般劝嘱回家多喝点开水就好了.但在国内,有人非要去医院输液.日常生活中有个头痛脑热是常事,不一定去医院.只要不耽误病情,学点医学知识,学点中医望诊的技能,自己给自己当医生完全可以.......

    作者:李佩文 刊期: 2016- 06

  • 中医治“鬼”

    之前遇到一个病人,是一位28岁的女性.她的主要问题是从8岁开始,胳膊和腿莫名其妙地疼,像被打了一样,身体像被车子碾压过,会突然觉得饿,怎么吃都吃不饱.家里有认识跳大神的,说她这是容易招鬼,症状发作的时候念叨点儿啥或者烧点儿纸钱症状就缓解了.......

    作者:高群 刊期: 2016- 06

  • 女性更年期知多少

    更年期是女性的卵巢功能从旺盛状态逐渐衰退,直到完全消失的一个过渡时期,每个女性都要经历.但很多人对此认识模糊,常有误以为更年期就是绝经期的,其实更年期包括绝经和绝经前后的一段时间.还有相当一部分女性,她们在45~55岁时陆续出现了失眠、心悸等各种不适,却根本不知道是更年期的原因,往往根据自身症状跑去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等科室白折腾了半天.这些都是女性对于更年期常识缺乏基本认识的表现.......

    作者:天海 刊期: 2016- 06

  • 腰椎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福音

    腰椎骨性关节炎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骨关节疾病,又常被称为腰椎增生性关节炎等.该病发病率高,尤其好发于中老年人,加之我国已经步入了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数字的激增,使患病率日趋增长.该病以腰痛及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是致使中老年人发生腰痛的主要病因,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服用腰痛宁胶囊对于治疗该病有着不可替代的疗效和优势,并越来越受到国内腰椎骨性关节炎患者和中西医骨病专家的认可.......

    作者:王志文 刊期: 2016- 06

  • 得了肩周炎,锻炼不能少

    无论是上了年纪的人,还是上班一族,都可能遇见这样一种情况:不知是什么原因,本来好好的肩膀,突然有一天,竟不知不觉就开始慢慢疼起来了.非常遗憾地告诉你:你这可能是得了肩周炎!肩周炎中后期,肩痛可能逐渐减轻或消失,但只能整天夹着胳膊,肩膀才算好受一些,胳膊的活动仍然会受到很大的限制.这时,肩关节越来越僵硬,还逐渐加重,好像处在一种“冻结状态”,肩关节的各方向活动都不得劲儿,严重的时候,肩关节几乎一动不......

    作者:姚扶有 刊期: 2016- 06

  • 医案聊斋续篇——呃逆案

    师兄:“拔出金佩刀,斫破碧玉瓶”——此为何举?师弟:切西瓜嘛.炎暑季节,此举合人意.师兄:今天说说这江苏吴江东山席家宅院内,大家正围桌吃瓜,“缕继花衫沾唾碧,痕痕丹血掐肤红”.忽听扣门之声,仆人席二询问后向席太夫人回禀:“有人讨水.”太夫人道:“这不正吃瓜嘛,请进来吧,一块儿吃瓜.”......

    作者:张大明 刊期: 2016- 06

  • 端午说艾蒲

    《红楼梦》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干金一笑,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中写道:“这日正是端阳佳节,蒲艾簪门,虎符系臂.午间,王夫人治了酒席,请薛家母女等赏午.”这里的蒲艾便是中药艾叶与菖蒲.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自古以来在这一天便有“烹鹜角黍(吃粽子)”“龙舟竞渡(赛龙舟)”的风俗,这是为了纪念伟大爱国诗人屈原.......

    作者:胡献国 刊期: 2016- 06

  • 第一回菜市口诞生鹤年堂 蒯鲁班求医丁药王

    明永乐3年(公元1405年)一个春日,北京菜市口大街,一幢古色古香的斗拱式厅堂门前,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不时有一群群人放着鞭炮,抬着礼物前来道贺,鞭炮声不绝于耳,锣鼓、唢呐声此起彼伏.门前广场上挤满了前来看热闹的人,人们在兴高采烈地议论着.有人指着刚刚挂起来的大红底色金黄镏起的匾牌道:“丁老板新开张的鹤年堂,圆了他先祖的遗愿,丁老板真是荣宗耀祖啊!”“曷老丁家是医药世家,丁老板从小跟祖上学医,造诣......

    作者:花永刚 刊期: 2016- 06

  • 清化痰阻治失眠

    清代名医李文荣(字冠仙)在其所著《李冠仙医案》中记载了一例不寐(失眠)的医案,发人深省.浒(xǔ)关(今苏州浒关)黄拙安,嘉庆年间患不寐三个月,遍请诸医诊治,所投之药皆如泥牛入海.一日,闻名医王之政(字献廷,号九峰)在近处访友,遂踵门请之.王四诊后,捉笔拟方:孩儿参(太子参)三钱,夜交藤三钱,白芍二钱,甘草五分,灯心草五十寸,鸡子黄二枚(每个点青盐三分).此方看似轻描淡写,然效如桴鼓,一剂服下,即......

    作者:姜厚德 刊期: 2016-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