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家庭中医药》 以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增进大众健康为己任,以家庭生活为中心,宣传介绍中医药在防病治病、食疗养生、保健长寿等方面的经验与常识,用平易近人的语言向读者介绍深入浅出、方便、易学、有效的中医药知识和切实可行的中医药方法。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和收藏价值,深受读者欢迎。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出版部门: 《家庭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374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379/R
邮发代号: 82-65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家庭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5-3743
- 国内刊号:11-3379/R
- 出版周期:月刊
-
关注高血压的重要靶器官——肾脏
高血压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而肾脏是高血压损害的主要靶器官,长期高血压可引起肾脏小动脉硬化,并逐渐进展为慢性肾衰竭.据研究显示,在过去十余年中,美国的终末期肾病以每年约9%的速度增长;在其病因中,高血压仅次于糖尿病肾病,以29%位居第二.我国近年的统计显示在终末期肾病患者的基础疾病中高血压排第三位,仅次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和糖尿病肾病.......
作者:郭一 刊期: 2016- 06
-
中医眼中的慢性肾炎
慢性肾炎是指慢性肾小球肾炎,以蛋白尿、血尿、高血压、水肿为基本临床表现,起病方式各有不同,病变缓慢进展,可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减退,具有肾功能恶化倾向并终有可能发展为慢性肾衰竭.慢性肾炎由急性肾炎转变而来,以男性患者较多,病程持续1年以上,发病年龄大多在20~40岁.根据临床症状,本病属中医“水肿”“眩晕”“血证”“虚劳”等范畴.而中医学理论认为,慢性肾炎是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因此,中医论治慢......
作者:林丽 刊期: 2016- 06
-
条分缕析谈糖尿病肾病——访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李建民主任医师
我国糖尿病患者人群近几年仍然在高速增长,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主要的并发症之一,在我国的发病率也逐年上升.糖尿病肾病目前已经成为终末期肾病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各类肾小球肾炎.同时由于糖尿病肾病的复杂代谢紊乱情况,治疗起来要更为棘手.近期我们专访了北京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病科主任李建民大夫,请他来给读者们谈谈糖尿病肾病的前因后果.......
作者:李岱 刊期: 2016- 06
-
关爱肾脏警惕肾病偷袭
据有关报道,目前全世界超过5亿人患有不同的肾脏疾病,有100多万人靠透析痛苦地生存,且以每年8%的速度增加.调查显示,我国每10人中就有1人患有肾脏疾病(北京调查9个人中就有1人患肾病),与此相关的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更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健康.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公众对肾脏疾病及其危害的知晓率不到1%(远低于对冠心病、糖尿病的认知率),这导致了很多肾脏疾病到了晚期才去就诊,丧失了佳治疗时机.......
作者:孙川 刊期: 2016- 06
-
青年人如何养肾
在中国传统医学理论体系中,肾是“五脏”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简单来说,肾是人体的“先天之本”,不仅具有调整人体水液代谢和生殖的功能,还掌管人的生长发育,维持呼吸深度,在此基础上,历代不少医家提出,肾气和人的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外,中医学认为,肾并非孤立存在的脏腑,而是有着一套自内而外的“工作小组”,如六腑之一的膀胱,口中的唾液,人身的耳、前后二阴、骨骼、骨髓、牙齿等都是这个“......
作者:靳宇智 刊期: 2016- 06
-
肾虚肾衰中医西医大不同
谈到“肾亏”,很多人会联想到阳痿、早泄、夜尿频密,其实肾亏或肾虚并不仅是指阳痿或早泄,而阳痿的原因也不一定是肾亏.一般中老年人大部分都会有肾亏或肾虚的现象,但却不一定指性功能有障碍,而且也并非指“肾脏”有问题.中西医对肾功能有不同的定义.当中医告诉你有肾虚的时候不要紧,它不一定代表严重的疾病;而西医告诉你肾衰,就是很严重的疾病了!中医所认为的肾虚,可通过中医的方法养生及调理,没有多大问题;而西医所......
作者:吕传彬 刊期: 2016- 06
-
感冒了,去扎针、拔火罐嘛
感冒是普通感冒的简称,常见的是急性上呼吸道病毒感染,虽多发于初冬,但一年中任何季节均可发病.其主要病原体为鼻病毒,其次为副流感病毒、腺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常易合并细菌感染.该病起病较急,早期症状有咽部干痒或灼热感、喷嚏、鼻塞、流涕(开始为清水样鼻涕,2~3天后变稠)、咽痛.一般无发热及全身症状,或仅有低热、头痛.大多为散发性不会引起流行,但冠状病毒感染可引起流行.......
作者:蔡晓刚 刊期: 2016- 06
-
什么伤乳腺?——乳腺疾病日常食疗预防
乳腺病目前已经成为威胁女性健康的重要疾病,不仅发病率大大高于女性其他慢性常见病,而且还可能由其他乳腺疾病发展为乳腺癌,危及生命.爱护乳腺应从日常做起,作为女性重要器官之一,乳腺怕什么,宜什么呢?接下来就让笔者为读者们一一介绍.......
作者:储真真;金花 刊期: 2016- 06
-
心情决定乳腺癌治疗效果
心理、社会应激因素造成的紧张刺激引起的负性情绪(也称负能量),是导致和促使癌症发病的重要因素.因此,心理社会因素与癌症的发生、发展、转归、预后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作者:张宇清 刊期: 2016-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