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家庭中医药》 以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增进大众健康为己任,以家庭生活为中心,宣传介绍中医药在防病治病、食疗养生、保健长寿等方面的经验与常识,用平易近人的语言向读者介绍深入浅出、方便、易学、有效的中医药知识和切实可行的中医药方法。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和收藏价值,深受读者欢迎。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出版部门: 《家庭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374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379/R
邮发代号: 82-65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家庭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5-3743
- 国内刊号:11-3379/R
- 出版周期:月刊
-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虚劳阴下痒湿候” “风虚劳候”导引法
虚劳阴下痒湿候导引法原文大虚劳损,肾气不足,故阴冷,汗液自泄,风邪乘之,则瘙痒.简析身体因过度劳累后变得极度虚弱,此时会肾气不足,所以阴部发冷,并有自汗出,若此时感受风邪,则阴部会发生瘙痒.......
作者:谢青云 刊期: 2017- 05
-
草药单方,不可小觑
去年回老家四川合江,我在县城的街上看到一位年过六旬的老婆婆坐在路边,面前铺着一块大塑料布,上面摆放着各种各样的草药向路过的行人售卖.那些草药,有刚采来还带着泥土气息的,也有晒干扎成捆的,一大把才几块钱.......
作者:胡正旗 刊期: 2017- 05
-
端午节遇见紫苏
再次遇见紫苏,它和一堆端午应节的植物挤在一起:艾蒿、蒲草、败毒草以及许多我叫不出名字的草.其他的植物基本上都是绿色,唯有紫苏的紫红色,格外引人注目.紫苏在我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种植历史,作为传统药材,它的身影不时出现在农家的房前屋后.......
作者:宁眸 刊期: 2017- 05
-
初夏滋阴说桑椹
“翩彼飞鸮,集于泮林,食我桑椹,怀我好音.”——《诗经·鲁颂·泮水》飞鸮指的是猫头鹰,古人认为它是恶鸟,叫声很不吉利.这段诗句意思是,猫头鹰吃了桑椹后,声音都变得柔和好听了.后来人们就以“食椹”喻人感于恩而变善.......
作者:丁兆平 刊期: 2017- 05
-
苦笋先调酱,青梅小蘸盐
子曰:“不时,不食.”饮食养生应顺应自然阴阳的变化,食时令果蔬是四季养生的重要内容.而暮春初夏之际负盛名的果蔬肯定是青梅和苦笋.宋代诗人陆游有诗《山家暮春》曰“苦笋先调酱,青梅小蘸盐”,又有一诗以苦笋青梅作比明志,曰:“青梅苦笋助献酬,意象简朴足镇浮.”......
作者:乾九四 刊期: 2017- 05
-
野菜一半当中药——槐花
故乡槐树多,山上—片,河边一片,就连路旁也是一片片的.槐花一开,满树玉白,一个小村也就笼罩在一片槐花的白色中.槐花的白,不是纯白,是一种玉白色.摘一朵槐花仔细看,里面还会沁出隐隐的绿意.槐花未开时,娇小玲珑,如古代玉琢的酒杯.......
作者:余显斌 刊期: 2017- 05
-
母亲,在爱中重生(一)——卧床昏迷
天有不测风云,2014年6月3日,刚过完66岁生日不久的妈妈在中午回家的路上不幸被一名酒驾司机开车撞倒.这次车祸导致她颅骨多处骨折、蛛网膜下腔连续出血,一夜之间做了两次开颅手术清理颅内血肿,为降低颅内压还去除了骨瓣,又在ICU住院时感染了重症肺炎.连续重度昏迷12天仍然没有苏醒的迹象,命悬一线,危在旦夕,医生说妈妈有可能会变成植物人!......
作者:小常 刊期: 2017- 05
-
这个初夏,远离肝胆疾病
随着5月的到来,初夏也正式接过了春天传过来的接力棒.可能很多人都长舒了一口气——长着一张“娃娃脸”的春天终于走了,自己终于不用看着老天爷的“脸色”增减衣物了.于是,穿上靓丽清凉的夏装,趁着“五一小长假”出去旅游,到各地吃一吃当地的美食便理所当然地成了假期首选.然而这一放松不要紧,很多人在假期结束之后惊讶地发现,肝胆疾病竟然“找上了门”.......
作者:萧玖 刊期: 2017- 05
-
肝将军不高兴,痰湿很严重
凡是伤肝胆的习惯都不可避免地会伤脾,因为它们的关系太密切了.所谓“见肝之病”就“知肝传脾”.《黄帝内经》把肝称作“将军之官”.肝将军不高兴,总是找脾发泄.经常生气、情志不舒、不吃早餐、熬夜吃夜宵等都是肝胆不喜欢的.就拿熬夜吃夜宵来说吧,夜里11点到凌晨1点是胆经当令的时候,熬夜影响胆气的疏泄,肝胆相表里,因此必然也影响肝脏,进而就会影响到脾.所以,经常熬夜的人,舌象是典型的痰湿壅盛之象,即舌苔厚腻......
作者:傅杰英 刊期: 2017- 05
-
菖蒲泛酒过重五
念秦楼也拟人归,应剪菖蒲自酌.但怅望一缕新蟾,随人天角.——宋·吴文英[诗词赏析]这几句词是吟咏端阳节的,很有民俗学价值.作者吴文英,一生工于词,以布衣终老.他的词意境深邃,沉着厚重,字雕句琢,音律谐婉,对后世影响颇大.本词的词牌《澡兰香》也为吴所创,除本文引用的部分外,词中还有“盘丝系腕”“午镜澡兰”句,把端阳节系五色线、洗兰水澡、饮菖蒲酒等怀念屈原的民间活动写得至善至美.“念秦楼”、观“新蟾”......
作者:温长路 刊期: 2017-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