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家庭中医药》 以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增进大众健康为己任,以家庭生活为中心,宣传介绍中医药在防病治病、食疗养生、保健长寿等方面的经验与常识,用平易近人的语言向读者介绍深入浅出、方便、易学、有效的中医药知识和切实可行的中医药方法。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和收藏价值,深受读者欢迎。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首页>家庭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家庭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5-3743
- 国内刊号:11-337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脱肛治宜艾条温和灸
蔡晓刚
关键词:
摘要:脱肛又名直肠脱出、直肠脱垂,是指肛管、直肠甚至乙状结肠下端向下移位突出于肛门外的一种病理表现.如果仅黏膜下脱是不完全脱垂,直肠全层下脱为完全脱垂.脱垂部分位于直肠内称内脱垂,脱出肛门外则称外脱垂.多见于儿童及老年人群、久病体弱和身体瘦高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肛周潮湿、瘙痒,肛门出血,偶尔大便干燥、有肉状物脱出,肛门坠胀、嵌顿等.脱肛早期(一度)便后有黏膜自肛门脱出,并可自行缩回,以后渐渐不能自行回复,需用手上托能复位,常有少许黏液自肛门流出,排便后有下坠感和排便不尽感,排便次数增多.中期(二度)可因咳嗽、喷嚏、走路、久站脱出,甚至稍一用力即可脱出,脱出后局部有发胀感,也可感到腰骶部胀痛,脱出的黏膜有黏液分泌,黏膜常受刺激可发生充血、水肿、糜烂和溃疡,分泌可夹杂血性黏液,刺激肛周皮肤,可引起瘙痒.到了晚期(三度)可由于肛门括约肌松弛,很少发生嵌顿,一旦嵌顿发生,病人即感到局部剧痛,肿物不能用手托复位,脱出肛管很快出现肿胀、充血、黏膜皱襞消失,如不及时治疗,可发生绞窄和坏死.佳诊断方法是令患者蹲位做排便动作使直肠脱出后观察即可.应与环形痔、直肠息肉脱出相鉴别.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