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家庭中医药》 以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增进大众健康为己任,以家庭生活为中心,宣传介绍中医药在防病治病、食疗养生、保健长寿等方面的经验与常识,用平易近人的语言向读者介绍深入浅出、方便、易学、有效的中医药知识和切实可行的中医药方法。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和收藏价值,深受读者欢迎。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出版部门: 《家庭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374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379/R
邮发代号: 82-65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家庭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5-3743
- 国内刊号:11-3379/R
- 出版周期:月刊
-
聪明藏在菜肴中
人体的大脑里有1000亿个神经细胞在不停地紧张工作,为了人体这个复杂的机构工作从不间断,必须给大脑细胞提供足够的能量.虽然大脑的重量只占人体总重量的2%~3%,但大脑消耗的能量却占全身消耗能量的20%.为了充分发挥大脑的功能,我们应该在日常饮食中多吃些对大脑有益的食物.如某些食物能增强人的理解力和记忆力,有些食物则有助加快思考速度,使我们能够更加集中精力,提高办事效率.哪些食物对大脑有补益作用呢?......
作者:谭家峰 刊期: 2003- 07
-
安全降压的果蔬任你选
★大蒜大蒜防治高血压病的作用很好.德国有家医院用大蒜治疗高血压病,获得了其他药物不可比喻的血压稳定下降的效果.有人试验,对高胆固醇患者每天只要坚持吃3克大蒜,血液中胆固醇的的含量可明显降低.医药学专家对大蒜的有效成分进行了研究,认为大蒜含有很多强烈的挥发油物质,还含有大蒜新素、大蒜苷等多种成分,具有降血压的功用.特别是大蒜的挥发油等物质,有增强血清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的作用.专家们建议,高血压患者可在......
作者:宁在兰 刊期: 2003- 07
-
中老年戒烟妙方
开封市已故著名老中医马清波先生,遗传下一个戒烟验方,经笔者数十年临床观察,效果颇佳,尤其是中老年人几十年烟龄者,疗效更佳.10年烟龄者,1~2个疗程(1个疗程为2周)即可彻底戒掉,使其闻到烟的气味,就会感到恶心欲吐,但一定要有戒烟的毅力,亲朋好友若送高级香烟时,也要婉言谢绝才对.......
作者:马荫笃 刊期: 2003- 07
-
暗访心理门诊(二)——中国人的心理问题相当严重?
此话绝非危言耸听.在我国,普通精神病患者的得病率始终都呈上升趋势,由上个世纪50年代的0.27%上升到70年代的0.54%,80年代的1.11%,到了90年代末,更是高达1.347%.也就是说,我国目前至少有近1700万精神病患者,其中,重症患者就占了半数以上.......
作者:东方 刊期: 2003- 07
-
平息死的恐惧
人生路漫漫,谁都不可避免一个终极--死.对尚未懂事的孩子来说,要正确认识死真不是一件易事.......
作者:李丽云 刊期: 2003- 07
-
与困难掰腕子
父亲十多岁的时候,爷爷就去世了.当时,家里的日子过得很凄凉.为了能挣些口粮,奶奶一狠心,把父亲送进后草地换粮的车队.......
作者:马得 刊期: 2003- 07
-
单味中草药降血脂研究
高脂血症是体内脂质代谢紊乱,导致血脂水平增高的一种病症.它与动脉粥样硬化、心脑血管病的发病有着密切关系,是形成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近年来,该病的发病率有明显增高的倾向,故积极开展中草药降血脂研究是当前医药研究中的重要课题.现将近年来国内单味中草药降血脂研究概况简介如下:......
作者:董卫国 刊期: 2003- 07
-
熬夜后的药膳调养
国外早有研究显示,经常上夜班的空姐、医生、护士等夜班一族,患癌率比其他人要高出2倍.医学科研人员研究证实,人的大脑中有个叫松果体的内分泌器官,松果体的功能之一就是在夜间当人体进入睡眠状态时,分泌大量的褪黑激素,这种激素可以抑制人体交感神经的兴奋性,使血压下降,心跳减慢,心脏得以休息,使机体的免疫功能得到加强,甚至还有杀死癌细胞的作用.人在熬夜时,褪黑激素的分泌,或多或少会被抑制而间接影响人体免疫功......
作者:万鸿平 刊期: 2003- 07
-
妇女常见病食疗(二)闭经
临床上将闭经分为肝肾不足、气血虚弱、阴虚血燥、气滞血瘀、痰湿阻滞等5型.故选择食疗时,应根据病症,虚者补而通之,实者泻而通之,予以辨证施食.肝肾不足者应滋补肝肾,养血调经;气血虚弱者应益气补脾,养血调经;阴虚血燥者应滋阴润燥,养血调经;气滞血瘀者应行气活血,祛瘀通经;痰湿阻滞者应健脾燥湿,行气化痰.......
作者:许磊 刊期: 2003- 07
-
常用腧穴实用选粹(三十一)
背部腧穴肺俞(Feishu)归经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定位第三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处,取穴时以伏卧位较安全、方便.刺法斜刺0.5~0.8寸,可灸;火罐;埋线;穴位注射.......
作者:周章玲;王芳 刊期: 2003-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