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家庭中医药》 以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增进大众健康为己任,以家庭生活为中心,宣传介绍中医药在防病治病、食疗养生、保健长寿等方面的经验与常识,用平易近人的语言向读者介绍深入浅出、方便、易学、有效的中医药知识和切实可行的中医药方法。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和收藏价值,深受读者欢迎。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出版部门: 《家庭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374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379/R
邮发代号: 82-65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家庭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5-3743
- 国内刊号:11-3379/R
- 出版周期:月刊
-
用中医思维炒股(下)
“那么你从中医观点看,哪个技术指标比较有效?”安波司道.“对技术指标的认识,我经历了这么几个阶段.”岳汉数着,“第一阶段,算是‘技术指标万能阶段’,当时看懂一个技术指标,就觉得找到了摇钱树、聚宝盆,凭着这个指标就能无往而不赚,恨不得马上试试.如同孙思邈所说的‘愚者’,‘学方三年,便谓为天下无病可治’.屡屡碰壁之后,才发现各种指标都有死角盲点,例如趋势指标太迟钝,振荡指标又太灵敏.......
作者:张大明 刊期: 2011- 11
-
健康长寿与成语典故不合时宜
源出《汉书·哀帝纪》:汉哀帝妄听夏贺良等一伙骗子的话,企图通过更改年号和计时方法等手段,以求得自身的健康和国家的太平.结果不但没有达到目的,反而造成了一系列不良后果.哀帝觉醒后,处置了夏贺良一伙,说其所作所为“皆违经背古,不合时宜”.......
作者:温长路 刊期: 2011- 11
-
寻觅医海奇珍——访中国医史博物馆
在一个寒风凛冽的日子,我们伴着北京老城区里特有的鸽哨声,探访了隐藏在这座古都内的一家讲述中医发展与文化的博物馆——中国医史博物馆.在这里,所有的思绪都沉浸在中国传统医学的世界里.平日里的繁华与躁动,被淹没在难得一见的藏品中.以这种平和的心态漫步在博物馆中,内心被古人的智慧和勇气所点亮,这种感觉实在像在冬季里喝下了一杯暖茶.......
作者:涂齐;李倩 刊期: 2011- 11
-
冬令进补换个方式
冬季天气寒冷,不少中老年人喜欢用人参、鹿茸、海马等补药来滋补身体.但补品需对症选用,否则不但达不到进补目的,甚至损害身体健康.冬季进补不一定非吃些补药、补品不可,可采用意守丹田、艾灸、按摩、热敷、浴足等方法,也可起到进补的作用.此几种养生方法虽然不能直接补充营养物质,但可以疏通经络,改善血液循环,调节人体神经功能,促进消化吸收,也可起到补养身体的作用.......
作者:贾佩琰 刊期: 2011- 11
-
细嚼慢咽延年益寿
母亲除了给自己每餐做养生的粥外,她不论吃什么,总是细嚼慢咽.母亲细嚼慢咽,如同她走路,需要很长的时间.一次,出门看到母亲在路边与人说话.一个半小时后,我回来了,母亲还在那儿与人说话.时间之长自不必说,这事,要是放在我身上就不行了,不是腿酸,就是身子累.可是,母亲越说越有劲儿.......
作者:王建设 刊期: 2011- 11
-
活下去的理由
人们究竟要活到什么岁数,才应该从职场中正式退下来?这似乎不是一个太具争议性的社会问题.至少对大部分人而言,依据现行人事法令,只要一满60岁,就得届龄退休,没有什么好商量的.......
作者:流年 刊期: 2011- 11
-
小小眼保健操能起大作用
人人都会做眼保健操,但在很多人的观念里,眼保健操是防治近视眼的,其实不然,它还能起到很多令人惊喜的大作用.晴明穴是我们做眼保健操的第一个穴位,它是人体经络中膀胱经的第一个穴位,位置是在两只眼睛内眼角的鼻根处.晴明穴不仅是防治青少年假性近视很有效果的一个穴位,同时还对眼睛昏花、胀痛、角膜炎、结膜炎、白内障、青光眼等与眼睛有关的疾病有较好的效果.......
作者:史丽娜 刊期: 2011- 11
-
药物剂型各有道理
在临床上,常见一些患者(甚至有些医生)将胶囊倒出来服用,或将糖衣片压碎,或将针剂改为口服,显然这是错误的.岂不知药物剂型配制各有意义,随意改变服药方法,不但使药物疗效大打折扣,还容易产生种种不良反应.......
作者:孙清廉 刊期: 2011- 11
-
中成药只看病名开药靠不住
如今中西医结合的道路越走越宽,不仅中医会应用现代医学的检测与治疗手段,西医也会给患者开一些中成药,但是有时中成药却没起什么作用.其实,这跟用药不当有很大的关系.病名相同,辨证不同,用药不同;症状不同,辨证一致,用药相同.因此,用药前一定要请医生辨证,切不可自行用药.......
作者:钱振兴 刊期: 2011- 11
-
秋风起乌蛇肥
民间常有“秋风起,五蛇肥”之说.是说到了秋冬季节,蛇类要冬眠,身体积聚能量而肥硕,使人可大快朵颐,而乌蛇尤为适宜.乌蛇,又名乌凤蛇、乌梢蛇、黑花蛇,为蛇科动物乌梢蛇的肉.中医认为,本品性味甘温,入肝、肾经,有祛风除湿之功,适用于治疗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开宝本草》言其“主诸风瘙瘾疹,疥癣,皮肤不仁,顽痹诸风”,《医林纂要》言其“滋阴明目”.现介绍几则食疗方,供选用.......
作者:胡献国 刊期: 2011- 11
动态资讯
- 1 长期耳鸣要防耳聋缠
- 2 饮用豆浆九不宜
- 3 英伦行医记(二十六)——猫猫狗狗的“国民待遇”
- 4 孔子养生5要诀
- 5 房颤的危害不能低估
- 6 冠心病人的福音——速效救心丸
- 7 如何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
- 8 饮食不当会加重关节炎
- 9 张镜人学术小传
- 10 体虚感冒调理有方
- 11 知君病后能服药,不若病前能自防——谈谈中风预防及如何发现中风先兆
- 12 中西医结合诊治全身酸痛
- 13 切脉趣谈
- 14 常见肛门病的家庭疗法
- 15 莫忽视小儿心因性哮喘
- 16 老年人为何易上当受骗
- 17 干燥综合征治湿获愈
- 18 中国传统医学奇葩——西藏医学(一)
- 19 老年人饮水的佳时间
- 20 图说中医(八十九)中医诊法(三十八)--问诊(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