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家庭中医药》 以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增进大众健康为己任,以家庭生活为中心,宣传介绍中医药在防病治病、食疗养生、保健长寿等方面的经验与常识,用平易近人的语言向读者介绍深入浅出、方便、易学、有效的中医药知识和切实可行的中医药方法。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和收藏价值,深受读者欢迎。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出版部门: 《家庭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374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379/R

邮发代号: 82-65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家庭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家庭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5-3743
  • 国内刊号:11-337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家庭中医药杂志2014年第12期文章
  • 体虚感冒调理有方

    进入冬季天气由凉转寒,对于一些体质虚弱的老年人来说,很容易着凉感冒,有时防不胜防.老年人感冒之后,往往是刚好些,一不小心感冒又复发了,而且,感冒痊愈也较慢,经常迁延十几天.老年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老年病,若不及时治疗与调理,不仅感冒病程长,还可能诱发或加重宿疾.......

    作者:王琰 刊期: 2014- 12

  • 减肥塑身的养生导引术——龙游导引法

    龙游导引法,因练习时浑身扭动如游龙,故名,又称三环功,是因其练习时,双臂左右轮转,在身前画了三个圈.龙游导引法是我国古代道家所创的导引养生方法,因道家追求长生的理念,故对导引养生术多有实践和研创,此式不但能活动周身关节,调理整条脊柱,更能开通督脉,塑身减肥,尤其对腰腹部锻炼塑造效果明显.......

    作者:谢青云 刊期: 2014- 12

  • 相反相畏,中药配伍须谨慎

    古时候,有一位樵夫,某天晨起感觉胃脘胀痛、恶心,接连几天不恩饮食,到村里郎中家开方抓药.中午回家后,熬药服下,傍晚胃脘胀痛加剧,并伴有恶心出汗,随后剧烈呕吐.家人心急如焚,听说镇上有一神医,第二天连忙将樵夫带去就诊.神医边诊治,边叮嘱家人把所服药方带来,以便细细查验.......

    作者:邹慧琴;韩玉;闫永红 刊期: 2014- 12

  • 冬季进补之阿胶

    冬季是进补的好时节,民间素有冬令进补的传统习惯,有道是“冬令进补,开春打虎”.依据《黄帝内经》所记载的“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规律,冬季适合滋补阴精,好为来年阳气的生发打下基础.而说到滋阴,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联想到阿胶.......

    作者:赵华叶 刊期: 2014- 12

  • 马勃用处大

    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说:“玉札丹砂,赤箭青芝,牛溲马勃,败鼓之皮,俱收并蓄,待用无遗者,医师之良也.”这里所说的就是马勃,中药典籍称其功效“清肺利咽,解毒止血”.李时珍说:“马勃清虚,上焦肺经药也.”它是一种菌类,生长在山坡、荒野、路边,春夏季节,随处可见.它不值钱,不好批量采收,所以,中药店大多缺货.医师们就弃它不用,而用其他药品代替.但在缺医少药的穷乡僻壤,它可是大有作为.......

    作者:海沙 刊期: 2014- 12

  • 真假海参的食疗作用

    《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海参,味甘咸,补肾,益精髓,摄小便,壮阳疗痿,其性温补,足敌人参,故名海参.洛阳假海参“洛阳假海参”是洛阳凯旋门的一道风味菜,取材于洛阳民间的家常菜,经过精加工,并增添美味佐料而成,选用高汤汁液,其味鲜美可口.1.洛阳假海参的做法[原料]红薯粉条50份,猪五花肉末10份,水发木耳5份,红薯淀粉3份,姜末、葱末、精盐、味精、酱油、香油、香菜、韭黄、胡椒粉、香醋、高汤各适量.[烹......

    作者:马献军 刊期: 2014- 12

  • 老年人冬季补肾助阳食疗方

    煨烤杜仲肾杜仲15克,猪肾4个.将生杜仲切成小段片.猪肾用竹片破开,去筋膜洗净.把切好的杜仲片装入呈钱包形的猪肾内,外面用湿草纸包裹数层,放入柴火灰中慢慢煨烤,不断添加热火灰,以保持热度,至草纸焦黑,猪肾熟透,除去草纸即成.不放盐,去杜仲,吃猪肾.此款具有温补肾阳的功效.适用于肾虚腰痛、畏寒肢冷等症.......

    作者:余力 刊期: 2014- 12

  • 食姜美味(七):姜拌汤与姜盐茶

    如果偶感风寒患上了伤风感冒,简单的应对办法就是在趁热喝姜拌汤后,盖上被子微微发汗……姜茶的应用太普遍了,它的流传,在一些地方已经变换了面孔.大家不妨去品味一下青海小吃——姜拌汤.位于我国西北内陆的青海之地,日照强度与昼夜温差较大.气温变化大,须防寒,所以青海人也是非常重视生姜的,青海有俗话说“吃饭不香,要吃生姜”“冬吃生姜,不怕风霜”等等.而青海人更是深知生姜对人体的诸多好处,发明出了姜拌汤.......

    作者:丁兆平 刊期: 2014- 12

  • 徐达的蒸鹅——说说中医里的“发物”

    民间传说中有这样一则小故事: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对那些曾和他一起浴血奋战,建立明王朝的功臣们很不放心,想尽办法大杀功臣,大将徐达就是令朱元璋不放心的人之一.据传洪武十七年,徐达在留守北平时得了背疽,朱元璋听说这个消息后,从太医那里了解到得背疽的人忌食如蒸鹅这种“发物”,于是他趁这个机会,派人给徐达送去了一只蒸鹅.徐达见此情景,心知皇帝这是想要他的性命,但是迫于皇命,还是将其吃了下去,结果导致病情恶......

    作者:容成 刊期: 2014- 12

  • “菜余”馇豆沫

    馇豆沫,可能是胶东人的一款独特美食.读者若是外地人,那就不妨一学,定会获益匪浅.馇豆沫当然是以“豆料”为主了,而且以当年新产的大黄豆为好.旧时,是将浸泡好的大豆,上石磨打磨成专门的水豆粕来用.现今,可灵活多了,豆面、豆腐、豆腐渣、磨完豆浆残余的部分,皆可替代水豆粕.......

    作者:王香 刊期: 2014-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