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家庭中医药》 以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增进大众健康为己任,以家庭生活为中心,宣传介绍中医药在防病治病、食疗养生、保健长寿等方面的经验与常识,用平易近人的语言向读者介绍深入浅出、方便、易学、有效的中医药知识和切实可行的中医药方法。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和收藏价值,深受读者欢迎。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出版部门: 《家庭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374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379/R
邮发代号: 82-65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家庭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5-3743
- 国内刊号:11-3379/R
- 出版周期:月刊
-
温阳化气治尿频
前阵子的隆冬时节,家住东城区的张大爷走进了我们男科的门诊,对大夫诉说了自己的困扰.张大爷一到冬天就会出现排尿困难,每次感觉有尿意时候,在厕所里等半天都撒不出来,且尿线比较细,越着急情况越严重.以前他也遇到过这种情况,不过每次都非常快就恢复了,所以没有在意,而近像这样的排尿困难、尿线变细、尿急、尿频的症状一直持续着,甚至有加重的迹象,所以他来到男科门诊,想一探究竟.......
作者:赵冰;李海松 刊期: 2015- 03
-
补肾名方——五子衍宗丸
在唐代道教的《悬解录》一书中,记载了张果献圣方于唐玄宗的故事,这个圣方叫“五子守仙丸”,即五子衍宗丸的原方名.五子衍宗丸是著名的补肾良方,是中医治疗阳痿不育、遗精早泄等肾虚精亏证的代表方剂之一.历代医家盛赞五子衍宗丸的神奇功效,明代医家王肯堂云:“药止五味,为繁衍宗嗣种子第一方也.”张时彻在《摄生众妙方》中说:“男服此药添精补髓,疏利肾气,不问下焦虚实寒热,服之自能平秘.有人世世服此药,子孙繁衍遂......
作者:天海 刊期: 2015- 03
-
别忽视含西药成分的中成药
许多中成药因其服用及携带方便,用途广泛等,颇受人们青睐,成为家庭必备药品.然而,很多人对中成药(尤其是含有西药成分的中成药)的认识还不够,在用药前没有意识去看药品说明书,随意剂量,甚至自行搭配药品,缺乏正确使用中成药的概念,从而导致一些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赵华叶 刊期: 2015- 03
-
话说中药“十八反”
19世纪以来,在西医的冲击之下,中医一统的局面被打破,近代中国人医药观就变得多元化.而中医、西医在用药方面有一个很大区别,西医治疗疾病,基本是单一药物;而中医,至少五六味、七八味,甚至有二三十味的相互配伍.在许多关于中医药的书籍中,我们发现中药药对的使用也有其配伍禁忌,即大家常说的中药“十八反”.有人说“十八反”中的药对,对人体有害无益,也有人说其会对身体造成剧烈的毒副作用,用药者必须谨慎.那么“......
作者:华雨箐;王旭;周学平;徐奚如;罗舒 刊期: 2015- 03
-
明辨肾病
每年3月的第二个周四,是世界肾脏日,近年来,我们常常听说“肾虚”“慢性肾病“肾小球肾炎”这样的词汇,那么,这些疾病到底都是什么样的的表现,我们又该如何发现、预防和治疗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肾病内分泌科的孙鲁英副教授,将对我们普通人关心的这些问题——作出专业的解答.让我们一起关注肾脏健康吧!......
作者:王向玉 刊期: 2015- 03
动态资讯
- 1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上气候”导引法
- 2 忠烈沈门留苗裔吴江春壶有传承——记上海市名中医沈丕安教授
- 3 难忘○八
- 4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
- 5 精通岐黄,谙熟本草,医药贯通——记著名中医药学家颜正华教授
- 6 人生七十自古有
- 7 中医药改变了我的生活方式
- 8 中医药堂传奇第四回明御医施药片仔癀小药锭折服外国人
- 9 桃李成荫
- 10 糖针——舒适化针灸(下)
- 11 乳腺癌的发病与预防
- 12 三才封髓丹临床新用
- 13 夏日喝汤 消暑增液保健康
- 14 如何善待老年痴呆患者
- 15 降火原则与食疗去火
- 16 享誉杏林情系八方——记我国著名中医外科学家施汉章教授
- 17 至爱促学医——记嘉兴市名老中医张明权
- 18 余景鸿治干痿
- 19 早泄也有“鸡尾酒疗法”
- 20 老人谨防混合性中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