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家庭中医药》 以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增进大众健康为己任,以家庭生活为中心,宣传介绍中医药在防病治病、食疗养生、保健长寿等方面的经验与常识,用平易近人的语言向读者介绍深入浅出、方便、易学、有效的中医药知识和切实可行的中医药方法。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和收藏价值,深受读者欢迎。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出版部门: 《家庭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374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379/R

邮发代号: 82-65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家庭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家庭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5-3743
  • 国内刊号:11-337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家庭中医药杂志2013年第6期文章
  • 筋柔百病消(三)——真令人『头痛』

    很多人都有过头痛的经历,疼痛程度或轻或重,甚至剧烈到痛不欲生,因此做什么都没有兴趣,生活质量大打折扣,这是没有患过头痛的人所不能理解的.历史上有个很有名的故事,说的就是因头痛引发的血案——曹操与神医华佗的故事.曹操患“头风”顽症,发作起来疼痛欲死,于是请华佗为其治疗,华佗针刺后,手到病除,效果很好.《三国志》对此的记载是:“佗针鬲,随手而差.”后来,随着政务和军务的日益繁忙,曹操的“头风”病加重了......

    作者:郑景文 刊期: 2013- 06

  • 哪些妇科疾病适合于看中医

    有些女性到医院去看妇科病对于选择是看中医还是看西医拿不准主意,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适合看中医的妇科疾病.功能性子宫出血指妇女阴道不正常出血,多由卵巢功能失调所致,中医称此为“崩漏”,认为是由于肾气不足、血热妄行、气滞血瘀等原因造成.中医治疗此病采用清热凉血、止血补血之法,收效较好.更年期综合征妇女在45~55岁这段时间,由于激素分泌失常,有些人会出现经期不准、经量改变、潮热盗汗、头昏心悸、失眠烦躁、......

    作者:胡献国 刊期: 2013- 06

  • 小儿贫血的食疗与保健

    小儿贫血主要与营养不足有关,如果不及时补充营养,纠正贫血,病情会逐渐加重.婴幼儿要及时加辅食,因为奶类食品含铁量低,远不能满足幼儿发育的需要.从3~4个月起添加辅食.一般可从2个月起,加煮菜水,4个月加蛋黄,5个月加烂粥、蛋糕,6个月加菜泥、肉泥,7~8个月加菜末、肉末等食品.小儿应多食用含蛋白质、铁和维生素C较多的食物,如肉蛋类、动物肝脏、木耳、海带、虾、番茄、橘子、红枣等.......

    作者:夏乐敏 刊期: 2013- 06

  • 壶中春秋话葫芦

    国人常以“悬壶”来指代医生行医.还记得那个跳入葫芦里的老人吗?他本身便代表了中国医生的形象——医者仁心,以自己为药,救护苍生.这是《后汉书·方术列传·费长房》里的故事:“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这里的“壶”,即“壶卢”,《诗经·七月》有“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便是现在我们所说的葫芦.葫芦为联绵词,是单纯性的双音词,它“义存乎声”,只能因声求义,义“圆”是也.......

    作者:孙灵芝 刊期: 2013- 06

  • 土家名医胡先容

    胡先容(1810~1892),张家界市永定区三岔乡人.据《大庸县志》和《胡氏家谱》记载:胡公小时候性钝,但读书十分勤奋,其学终以钝成,他苦读四十年,通读了四书五经.尤对《易经》研究二十余年,有独到的见解.咸丰六年(1856)考取恩贡.先后分发到长沙、武陵任教谕、材州府学正、衡州府训导.他一生廉洁自持,卸任后两袖清风,所得薪俸除家用外,捐助清寒学士,救济贫苦百姓.族侄胡薛门有志求学,因家贫辍学务农,......

    作者:侯启年 刊期: 2013- 06

  • 李时珍的故事(六)——实践与创新的科学精神

    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李时珍的一生正是体现了这一点,他在攀登科学高峰的过程中,道路曲折,历尽艰辛,表现出了惊人的毅力.郭沫若先生在为李时珍题词中写道:“李时珍是伟大的自然科学家,他在药物学中尤其有特出的成就.他的《本草纲目》记载药物近两千种,具有总结性和创造的特色,使中国医术得以推进……”李时珍既重视书本知识,又不拘泥于书本知识,既尊重前人......

    作者:周彭 刊期: 2013- 06

  • 医案聊斋之四十九聊——煎龙眼汁泻下案

    师兄:现在医学正在从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社会-心理模式.师弟:医学说到底应该是人学,人是有思想、有感情、有身份的社会生物,忽略了这一点,只注意生物学意义上的肉体,则难成大医.师兄:对于这点,《内经》早就有明训,要求“不失人情”.师弟:可是世事复杂,难以两全,明代医家李士材曾感叹道:有一定不能迁就的病情,又有不得不迁就的人情,迁就则妨碍病情,不迁就又伤了人情,所以戛戛乎难之矣.......

    作者:知白 刊期: 2013- 06

  • “塞因塞用”除鼓胀

    明代万历年间,鲁藩王朱三畏进京述职,皇上问及家人近况.藩王说:“蒙皇上圣恩,一切均好,惟贱内(对妻子的谦称)痼疾难医,延医近百人,皆无功而返.”皇上说:“昔日王妃有疾,久治不愈,乃曹州(今山东菏泽)医官张省吾荐龚廷贤诊治,仅三剂药,尽瘥.何不请龚太医试试?”遂命龚廷贤偕朱三畏一起去山东.......

    作者:姜厚德 刊期: 2013- 06

  • 100岁曾祖母的养生秘诀

    这个周末,我们整个家族近百人聚集在一起,庆祝我的曾祖母100岁大寿.记得10年前,我们也是这样欢聚一堂,为曾祖母庆祝90岁寿辰,当时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都没有想到曾祖母能活到100岁.而这10年期间,亲朋中因为这病那癌陆续离世的人就有好几个.曾祖母100年前出生在重庆西南山区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贫穷的家庭却造就了曾祖母勤劳乐观的天性.她说那时候偶尔能吃上一顿饱饭就能开心一整天.曾祖母婚后育有三子一女......

    作者:吴兴英 刊期: 2013- 06

  • 品茗话养生

    茶,南方佳木也,自古而有之.在《申农本草经》中就曾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解之.”(当时“茶”作“荼”)唐代陆羽著的《茶经》里亦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在明代养生大家高濂的《遵生八笺》里说道:“人饮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水道,明目益思,除烦去腻.”即指出正确地饮茶,不但可以止口渴、促消化、除痰涎、利小便,还能安神益思,宁心除烦.然而,现今很多茶友多偏重于对茶道的研究,却......

    作者:夏洁楠;窦珺 刊期: 2013-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