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家庭中医药》 以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增进大众健康为己任,以家庭生活为中心,宣传介绍中医药在防病治病、食疗养生、保健长寿等方面的经验与常识,用平易近人的语言向读者介绍深入浅出、方便、易学、有效的中医药知识和切实可行的中医药方法。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和收藏价值,深受读者欢迎。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出版部门: 《家庭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374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379/R
邮发代号: 82-65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家庭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5-3743
- 国内刊号:11-3379/R
- 出版周期:月刊
-
秋季说秋石
据明史记载,明嘉靖年间,有一名叫顾可学的读书人,科举考试考上进士以后,当上了浙江参议,因为贪污而被言官(指负责监督与上谏的官员)告发丢了官,在家闲了二十多年.后来他听说嘉靖皇帝喜好长生之术,于是贿赂和他同一年考上进士的权相严嵩,严嵩收受贿赂以后在皇帝面前大讲他的好话,说他会用童男童女的小便炼制可以延年益寿的药品——秋石.嘉靖皇帝听了之后,大喜过望,将他从家乡招来,让他和另外一名叫做盛端明的人一起给......
作者:容成 刊期: 2015- 10
-
谈谈李时珍对口腔医学的贡献
李时珍是我国十六世纪的伟大医学家、药物学家和植物学家,他所编著的《本草纲目》,是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科学巨著.对临床各科也有一定建树.从《本草纲目》中有关章节内容来看,李氏在口腔医学上的贡献也是比较突出的.......
作者:贾佩琰 刊期: 2015- 10
-
医案聊斋续篇——失眠案
师弟:中医常言”开方容易辨证难”.师兄:如果提升到哲学层面,这是“知难行易”在中医中的具体表现——这“知”就是诊断,“难”指作出正确的诊断不容易,而“行易”是说如果作出了正确的诊断,那么按此订立治则,选择方药则相对不太难.师弟:一般是这样,不过也有相对容易辨的,如小柴胡汤证,张仲景有“但见一症便是,不必悉具”之言.......
作者:张大明 刊期: 2015- 10
-
健身、减肥者应补充蛋白质饮食
现今,人们比较注重自己的身体健康.经常健身锻炼者及减肥的人应当如何安排自己的膳食呢?营养学家认为,他们在运动时消耗了体内的一些蛋白质,应及时加以补充.蛋白质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基础,它供给机体能量、补充代谢消耗,维持毛细血管的正常渗透.蛋白质也是保持容貌健美不可缺少的物质,人体皮肤组织中的许多活性细胞离不开蛋白质.补充蛋白质既可以调节内分泌系统,又可以营养细胞,增加皮肤的活性营养,营养头发,起到美......
作者:敖拉哈 刊期: 2015- 10
-
秋冬进补,用好地黄丸
又到秋冬进补时补肾,大家都知道用六味地黄丸.它是由宋代医家钱乙创制的滋补肾阴的基础方剂,对于因肝肾阴虚引起的头晕目眩、耳鸣如丝、失眠健忘、盗汗遗精、腰膝酸软疼痛、骨蒸潮热、口燥消渴等病症,均适于服用.有些人不仅是肝肾阴虚,还进而出现了阴不制阳、虚火旺盛之证,表现为形体消瘦、潮热或慢性低热、盗汗、两颧发红、五心烦热、咽干口燥、腰膝酸软、小便短赤等.......
作者:朝阳 刊期: 2015- 10
-
围脖摩颈操
我爱看书,又爱睡前倚枕阅读,虽然现在不敢了,不过之前的坏习惯导致了颈椎生理弧度变直,压迫神经,使右臂麻痹以致于不能提笔写字,苦不堪言.去同行那里做了几次颈椎牵引,好了些,还不满意.那是五十多岁的事了,六十多岁时有复发,去年笔者虚龄七十五岁,又发生了一次,诊断说是椎管狭窄.这三次,都是右臂麻痹,严重到举臂困难,骑自行车时右手也都得离开把柄摆动摆动.晚上,则因右臂不适而无法入睡,必须将颈项部位尽量往上......
作者:陈德春 刊期: 2015- 10
-
老年人要重视小便卫生
小便是排除水液代谢后糟粕的主要途径,与肺、肾、膀胱等脏腑的关系极为密切.小便通利与否,直接关系着人体的功能活动,所以古人十分重视小便卫生.苏东坡在《养生杂记》中说:“要长生,小便清.”注意饮食调摄《老老恒言·便器》中指出:“或问通调之道如何?遇谓食少化速,则清浊易分,一也;薄滋味,无黏腻,则渗泄不滞,二也;食久然后饮,胃空虚则水不归脾,气达膀胱,三也;且饮待渴,乘微燥以清化源,则水以济火,下输倍捷......
作者:贾佩琰 刊期: 2015- 10
-
花——人类健康的益友
春秋季节,当我们漫步于城市公园、乡间小溪和田野时,那盛开的形态各异的朵朵鲜花,真是五彩缤纷、花香馥郁、沁人心脾,如同美妙的心理平衡剂,令人心旷神怡、精神振奋,让一切忧愁烦恼顿然消失.民间有“常在花间走,活到九十九”的养生保健谚语,这是很有科学道理的.研究发现,从事园林工作的人,不但比从事其他工作的人患癌症的几率要少一半,且大多寿命长.这是因为花卉除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带给我们欢乐愉悦外,或浓或淡的......
作者:孙清廉 刊期: 2015- 10
-
秋季多发燥咳
秋季燥邪当令,容易伤人体的阴液.秋气通于肺,所以秋季多发燥热伤阴的咳喘,症见咳嗽,痰黄而黏稠量少,不易咳出,或干咳无痰,胸闷气促,久咳不止,咽干口燥,声哑喉痛等,舌红苔薄黄或无苔,脉细或细数.针对这种燥咳,明代御医龚信在他的著作《古今医鉴》中记有二母宁嗽汤方,具有清肺润燥、化痰止咳之功,善于治疗燥热蕴肺所致的咳嗽.现有处方来源于此方的二母宁嗽片可供患者选用.......
作者:志新 刊期: 2015- 10
-
暴饮暴食危害大
《上海中医药报》曾刊登了一篇《一女子连吃5小时撑死了》的报道.是说台州医院接诊了一名姓单的女病人,因暴饮暴食、吃得太多而住院.入院时肚子鼓得很高,还以为是怀孕了.医生在给她做紧急手术时,发现她的胃比正常人大20多倍,胃壁薄得快透明了.医生从她胃中取出的食物残渣足有两脸盆.可惜的是,医生虽全力抢救了2小时,病人还是不治身亡.后医生的结论是,病人死于急性胃扩张(笔者在40多年行医过程中,还曾见2名患者......
作者:孙川 刊期: 2015-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