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家庭中医药》 以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增进大众健康为己任,以家庭生活为中心,宣传介绍中医药在防病治病、食疗养生、保健长寿等方面的经验与常识,用平易近人的语言向读者介绍深入浅出、方便、易学、有效的中医药知识和切实可行的中医药方法。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和收藏价值,深受读者欢迎。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出版部门: 《家庭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374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379/R

邮发代号: 82-65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家庭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家庭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5-3743
  • 国内刊号:11-337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家庭中医药杂志2015年第6期文章
  • 干燥综合征治湿获愈

    [诗曰]患者口干无唾津,进食必须伴水饮.巨额中西医无效,痛不欲生绝望心.余观口燥舌苔厚,深悟湿阻是病根.多医补津未收功,吾从化湿唾液沁.[诗解]“患者口干无唾津”,患者的病情主要表现在:常常感觉口舌干燥,口腔内几乎没有唾液水津.“进食必须伴水饮”,因为口无唾液,所以,每次进食必须伴随着饮水,才能咀嚼食物,否则食物进口难以下咽.......

    作者:马献军 刊期: 2015- 06

  • 小心水果让你很受伤

    现在人们的日常饮食非常丰富,水果几乎是每个人每日必不可少的.大部分人并不知道这些可爱的水果家族们也许在悄悄让你很受伤.第一水果让孩子很受伤笔者在跟随工作室的孙老师出诊时遇到的这种案例非常多,近,一个六岁的小女孩反复咳嗽数月,久治不愈,以前吃了止咳的药,但是仍然反复发作.......

    作者:善国凤 刊期: 2015- 06

  • 用巴戟天来抗抑郁

    抑郁症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心境低落为主要特征的情感障碍性精神疾病,包括注意力缺失、缺乏快感体验、睡眠障碍、反复自杀念头等,是一种高发病、高致残、高复发的疾病,危害非常严重.目前抗抑郁的化学药品一般存在过度镇静、导致失眠、性功能损害、认知功能损害、体重异常增加等不良反应,还存在停药反应和戒断反应等问题近年来,抗抑郁中药的研究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

    作者:光流 刊期: 2015- 06

  • 小儿感冒多风热

    小儿时期常见的外感疾病就是感冒,感冒俗称伤风,主要由于感受风邪所致,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夏季天气炎热,采用空调或电扇降温避暑时要小心避免贪凉太过,引发小儿感冒.小儿感冒热证多于寒证,辨证时对于咽喉红肿疼痛者,即使舌苔薄白而润,也应诊断为风热证.风热感冒的典型症状还包括发热恶风、头痛咳嗽、鼻塞流浊涕、痰黄黏稠、头痛、口干渴等.......

    作者:天海 刊期: 2015- 06

  • 腰痛宁内服外用有效治疗腰扭伤

    腰扭伤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是指腰部肌肉韧带、筋膜、腰骶关节部位急性损伤,临床表现以腰部针刺或撕裂样剧烈疼痛伴活动受限为特点.对腰扭伤患者采用腰痛宁胶囊内外兼治,可取得满意的疗效.......

    作者:杨政华;杨俊;周玉慧 刊期: 2015- 06

  • 夏季重视八防 保你平安健康

    酷暑盛夏,是暑热湿邪盛的季节,人体疏于防护或因年老、体弱不能耐受炎热酷暑时,就会诱发各种疾病.若想平安健康地度过盛夏酷暑,避免与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就必须重视以下八防.......

    作者:孙川 刊期: 2015- 06

  • 改善生活方式防肾虚

    中医称的肾虚,本是人体衰老的自然现象,应该是老年人的“专利”,但很多人由于生活方式不良,罹患许多慢性病,或者处于亚健康状态,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肾虚的证候,如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失眠健忘、盗汗遗精等.在我们周围,那些经常熬夜的人,工作压力大、精神紧张的人,频繁饮酒、吸烟的人,久坐不动的人,容易耗损阴精,伤及肾脏,导致肾虚,出现相应症状.肾阴不足、虚火内扰所表现的证候主要是头晕耳鸣、失眠多梦、健忘、腰......

    作者:志新 刊期: 2015- 06

  • 妇科瘀血证可用大黄(廑)虫丸

    在妇科门诊,常能见到一些面色黯黑的患者,她们多因闭经或是妇科肿块来就诊,除了面色不好,她们还往往有肌肤甲错、潮热赢瘦、舌质紫暗(甚至有瘀斑)、脉沉涩等症状,中医认为这种患者多因瘀血致病,治疗方法是活血化瘀.在汉代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的《金匮要略》中记有“大黄(廑)虫丸”,该方正是针对瘀血为病,由熟大黄、廑虫、水蛭、虻虫、蛴螬、干漆、桃仁、苦杏仁、黄芩、地黄、白芍、甘草等配伍而成,临床上多用于治疗久病......

    作者:朝阳 刊期: 2015- 06

  • 医案聊斋续篇——舌纵案

    师兄:有些民间流传的关于疾病的俗语,乍听难以理解,可随着时代的发展,却得到一些颇为“时髦”之科学理论的支持.师弟:一些中医理论也是如此,我们在审视某些新的理论时,却发现似曾相识,“古已有之”——如黑箱理论.师兄:比如“月子里病月子里治”这句俗语,就与现代的三论,即控制论、系统论、信息论有关联.师弟:这么说可以用三论来解释这句话的合理性.......

    作者:张大明 刊期: 2015- 06

  • 治否存活皆十年——华佗

    有一位士大夫感到不适,找到华佗诊治,华佗说:“您的病根很深,应当剖腹切除.然而您的寿命也不过十年,疾病本身不会伤害您的生命,忍耐十年,寿命和疾病同时到期,也就没必要特地剖腹了.”士大夫忍耐不了病痛,一定要切除.华佗只好为他施行手术,所患的病随即治愈,但十年后还是死了.这是陈寿《三国志·魏书·华佗》中的一个医案.......

    作者:陈德春 刊期: 2015-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