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家庭中医药》 以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增进大众健康为己任,以家庭生活为中心,宣传介绍中医药在防病治病、食疗养生、保健长寿等方面的经验与常识,用平易近人的语言向读者介绍深入浅出、方便、易学、有效的中医药知识和切实可行的中医药方法。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和收藏价值,深受读者欢迎。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出版部门: 《家庭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374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379/R

邮发代号: 82-65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家庭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家庭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5-3743
  • 国内刊号:11-337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家庭中医药杂志2011年第8期文章
  • 水火烫伤莫再愁

    宋代有一位十分了得的女词人李清照,她的丈夫是金石家赵明诚,她的公公是宰相赵挺之.赵挺之曾作为宋朝使臣出使过辽国.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载,赵挺之出使辽国时正值隆冬季节.殿上,辽主发现他耳朵生了冻疮,急忙让太监取出一种正黄色的药膏给他涂抹.涂完药后,赵挺之感觉用药处滚烫发热.交涉完国事,辽主对他说:“你的耳朵,如果再晚一些涂药,就会破裂、烂掉,甚至是整个都掉了,且不会出血.”赵挺之在感谢之余打听药膏......

    作者:萧笛 刊期: 2011- 08

  • 辩证论治与专病专药(下)

    “老师,”青禾给张老师送上一杯茶,看看病历问:“刚才这患者可算是无证可辨,我推测您是采用环境相关法治疗,子承父法,子承父药.”“这是其一,我更主要的是采用自身联系法.如果辨证资料匮乏,不妨联系患者自身的体质特征.对于这点,古人早就有言:‘胖人多阳虚痰湿,瘦人多阴虚火旺.’参考当代学者的研究成果,按体质分类,此人当属‘形胖痰湿质’.这类体质的人,脾脏功能不健,代谢多有障碍,痰湿浊邪易留体内,所以我辨......

    作者:张大明 刊期: 2011- 08

  • 清平乐——同仁堂乐家轶事(十三)

    秋风乍起,风尘仆仆的23岁乐东屏(笔者父亲),在程老师的陪同下走遍全北京城,终于在西四牌楼北边路东找到一家铺面房,适合开设中药店.那是一个三间门脸的二层中式楼.经过一番修饰,在一层中间门上方高悬自右向左的“乐家老铺”匾额,上首门和下首门上方有“灵兰秘售”、“琼藻新栽”八个大字的匾额,这是乐氏家族开设同仁堂衍生字号的标志,有此十二个草字是真正的乐字号.该匾额1901年出自清朝八大铁帽子王的克勒郡王爱......

    作者:乐祟熙 刊期: 2011- 08

  • 首阳采薇

    源出《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日:‘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日:‘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日:‘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

    作者:温长路 刊期: 2011- 08

  • 医案聊斋之——暑风急惊案

    师兄:百病之长猖狂,常合它邪把人伤.善行数变性主动,轻扬开泄易袭上.师弟:你这开聊之前还先念四句诗定定场.师兄:我这诗说的是何物何象?师弟:我也对一首诗,描述的是同一事物——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师兄:这诗是唐朝李峤所作,诗名为《风》.此诗中之风类似宋玉《风赋》所言之“雄风”,赏心悦目,清清冷冷,愈病析酲,并不致病.而我诗中之风,类于《风赋》之“雌风”,“驱温致湿”,“生......

    作者:知白 刊期: 2011- 08

  • 谢觉哉为玉泉散[做广告]

    “文园病渴几经年,久旱求泉竟及泉,辟谷尝参都试过,一丸遇到不妨千.”这首诗是老一辈革命家谢觉哉专门为糖尿病验方“玉泉散”写的一首诗.“一丸遇到不妨千”一句,不仅表达了谢老内心的喜悦之情,也为“玉泉散”验方做了活广告.谢老因工作繁忙,积劳成疾,晚年患上了糖尿病.医生让他经常口含参片以止渴.谢老试行一段时间,病症不见好转.后来,他又按医嘱采取了“饮食疗法”——每餐只食75克主食,试行几个月,病症依然不......

    作者:玉指红颜 刊期: 2011- 08

  • 要不要午睡

    国人有午睡的习惯,然而近年来有人提议不必午睡.那么,从人体健康角度来看,究竟要不要午睡呢?午睡,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习惯.形成午睡习惯的原因大致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生物节律.有人进行过一项实验:让自愿受试者连续几个星期呆在一间既没有钟又不能分辨白天和黑夜的地下室内,告诉这些人什么时候想睡就可以睡.结果发现,受试者在一天中有两个时间爱睡觉,一个是晚间,再一个是中午.专家们指出,从生物节律来看,所有人......

    作者:骆昌芹 刊期: 2011- 08

  • 喷嚏、哈欠强忍不打反伤身

    打喷嚏、打哈欠都是我们间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人体的应激性自然反应,本都是自然正常的生理现象.然而,有些人认为打喷嚏、打哈欠时动作不雅,形象欠佳,往往在有人的时候便尽力抑制自己打喷嚏、打哈欠.事实上,强忍住不打喷嚏、哈欠可能对保持自己的良好形象有所帮助,却对自己的健康有所伤害.喷嚏是人的应激性自然反应,当鼻腔中吸入异物或受到其他刺激等,或者因为感冒导致鼻黏膜充血、分泌物增加时,人都会情不自禁地打喷嚏.......

    作者:彭永强 刊期: 2011- 08

  • 三秋养生各不同

    立秋,是秋季开始的节气,也是阴气开始渐盛之季.“秋气”是由热转寒,即“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它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初秋:秋季的第一个月(立秋、处暑).盛夏未消尽,秋阳肆虐,素有“火烧七月半,八月木樨蒸”之称.特别是在立秋前后,很多地区仍处于炎热天气之中,故称“秋老虎”.加之时有绵绵阴雨,湿度较大,气候为湿热并重.中医将这个时期称为“长夏”,而长夏正处于夏秋之交,是一年中......

    作者:贾佩琰 刊期: 2011- 08

  • 达观长寿来

    诸葛亮六出岐山伐魏,为恢复汉室壮志未捷而身先死.其实现在看来,诸葛亮死得着实冤枉,因为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活活累死的.作为蜀汉手握重权的丞相,诸葛亮只需要运筹帷幄就行了,可是他事无巨细,总要亲自过问,这样一来就耗费了他大量的精力.虽说他是圣人,但仍然是肉体凡胎,怎么经得起那样的折腾呢?这恰恰反映了诸葛亮不懂管理,不懂得放权,这样也阻碍了属下的成长.......

    作者:邓勤 刊期: 2011-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