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家庭中医药》 以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增进大众健康为己任,以家庭生活为中心,宣传介绍中医药在防病治病、食疗养生、保健长寿等方面的经验与常识,用平易近人的语言向读者介绍深入浅出、方便、易学、有效的中医药知识和切实可行的中医药方法。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和收藏价值,深受读者欢迎。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出版部门: 《家庭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374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379/R
邮发代号: 82-65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杂志名称:家庭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5-3743
- 国内刊号:11-3379/R
- 出版周期:月刊
-
艾叶泡脚好处多
俗话说“树老根先死,人老脚先衰”.泡脚的风俗从古至今,人们一直都很重视.采用中药泡脚要对症下药,如果不是针对性地治疗某种疾病,可以广泛采用艾叶泡脚,因为这是比较常见易采的药材,价格也低廉,而且疗效也很明显.艾叶具有温经止血散寒、除虚寒、止痛的效果,主治虚寒性月经过多、崩漏、胎动不安及痛经.本文主要谈一下艾叶外用泡脚的主治及功用,希望对朋友们能有所启示,让艾叶真正走入我们的生活当中.艾叶是艾蒿的干燥......
作者:梁迎春 刊期: 2011- 08
-
清热凉血话丹皮
辛苦丹皮性微寒,凉血破瘀吐衄安,泻火定惊除烦热,骨蒸无汗宜餐.《本草诗解药性注》中这首诗,把牡丹皮的药用功效写得十分贴切.提起牡丹皮就会使人想起关于洛阳牡丹的传说.唐代武则天称帝,为了在严冬时节游乐上苑以庆贺,便连夜下诏日:“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翌日,果真百花齐放,争奇斗艳,而唯有牡丹不从.武则天大怒,便把牡丹贬到洛阳,从此洛阳的牡丹名满天下.到了宋代,牡丹从洛阳出走......
作者:孙清廉 刊期: 2011- 08
-
凉血止血大小蓟
大小蓟,又称二蓟,首载于《名医别录》,因其性状、功用有相似之处,故大小蓟常混称.小蓟,又名小蓟草、刺蓟等,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刺儿莱或刻叶刺儿菜的全草或根.中医认为,本品性味甘、凉,入心、肝经,有凉血止血、散瘀消痈之功,适用于血热妄行所致的各种出血,如咯血、衄血、崩漏、尿血及痈肿疮毒等.宋代《本草图经》言其“生捣根绞汁饮,以止吐血,衄血,下血”.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水浸剂可缩短出血时间,但炒炭后止血......
作者:余桂爵 刊期: 2011- 08
-
夏季清内火食疗方
提供3则夏季清内火食疗便方.1.绿豆粥祛胃火:表现症状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石膏粉30克,粳米、绿豆各适量.先用水煎煮石膏,然后过滤去渣,取其清液,再加入粳米、绿豆煮粥食之.2.莲子汤祛心火:表现症状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
作者:杨吉生 刊期: 2011- 08
-
夏日苋菜香
苋菜,一年生草本植物,6至10月上市.苋菜的叶子呈卵形或棱形,菜叶有绿色或紫红色,茎部纤维一般较粗,咀嚼时会有渣.苋菜菜身软滑而菜味浓,入口甘香,有润肠、清热之功效.苋菜生命力极强,常生长于田间或路旁、村舍附近、杂草地上.苋菜由于价廉物美、食用方便,因此深受人们喜爱.挑选苋菜,好选一些菜叶旺盛、新鲜细嫩、根茎较细的.这样,菜叶和根茎均可食用.......
作者:陈斐华 刊期: 2011- 08
-
荷叶清凉解暑食疗方
中医认为,荷叶性味苦、涩,平,归心、脾经.具有清凉解暑、升清醒脾、消肿利湿、化瘀止血的功效.适用于治疗暑湿泄泻、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口渴烦躁、血瘀腹痛、血痢崩中、肥胖等症.以荷叶为主料,配以其他辅料,可制成各种清凉解暑、防病治病的食疗良方.1.荷叶粥:新鲜荷叶1张,粳米100克,冰糖适量.将新鲜荷叶择洗干净、切碎,水煮5~10分钟,去渣取汁.粳米洗净入锅中,水煮成稀粥.待熟后加入冰糖及荷叶汁,......
作者:何国兴 刊期: 2011- 08
-
消暑祛痱:“三豆汤”
俗话说,“常饮‘三豆汤’,消暑祛痱保健康.”三种豆子,即绿豆、赤豆、黑豆.将它们煮熬成汤,中医称为“三豆汤”.三豆汤有清热解毒、健脾利湿的功效,是夏季小儿保健佳品.如果从入夏开始服用,小儿很少有发生痱子的.具体制法:用绿豆、赤豆、黑豆各10克,加水600毫升,小火煎熬成300毫升,连豆带汤喝下即可.此方原载南宋朱佐的《朱氏集验方》卷七,方名三豆汤.组成为乌豆、赤小豆、绿豆各等份.功效稀痘.《本草纲......
作者:孙溥泉 刊期: 2011- 08
-
夏季蕹菜美
夏天到了,蕹菜正当时.蕹菜,又名空心菜、通心菜,是一种原生南方的夏令蔬菜.炎炎酷暑,胃口呆滞,人们对很多美食提不起兴趣,但是对蕹菜却百吃不厌.可炒可汤可凉拌,每种做法都显得清淡,正好适合夏日里人们的胃口.炒蕹菜是家常的一种菜式,先往热锅里倒适量花生油,爆香蒜头,再将择好洗净的蕹菜倒下去炒.为了使蕹菜不至于被炒干炒黄,可稍加一点点水.炒熟了的蕹菜,显得青翠悦目.白色的蒜头,青绿色的蕹菜,相得益彰.一......
作者:徐妙卿 刊期: 2011- 08
-
酷暑服点“小草”清热毒
夏季气候炎热,人体因感受自然界的火热之邪毒,常会出现发热、心烦、口渴、咽喉干痛、头昏目胀、鼻腔烘热、流鼻血、尿赤、大便秘结等上火症状.若火热生毒,还会发生疖肿、疮疡、火毒疙瘩、口舌生疮、牙龈肿痛、暴发火眼等疾患.此时,可使用清热解毒的药物,而我们周围随处可见的一些“小草”,大多具有很好的清热解毒作用.可自采,也可到药店、菜市场去买,价格经济,疗效显著.......
作者:王炎 刊期: 2011- 08
-
药食两用说冬瓜
冬瓜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冬瓜味淡爽口,独具清香,现在差不多全年均有供应,但夏季食用更适合.它不仅是受人们欢迎的蔬菜之一,也是利水消肿之良药.冬瓜营养丰富,它含蛋白质、糖、钙、磷、钾、钠、铁,和胡萝卜素、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和维生素C等多种维生素以及粗纤维.中医认为,冬瓜味甘淡,微寒,无毒,入肺、大小肠和膀胱经.有利水消肿、清热解毒、消暑止渴、化痰止咳之功效,特别是利水退肿之功很强.多用于治疗水肿胀......
作者:孙清廉 刊期: 2011-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