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家庭中医药》 以弘扬中医药传统文化、普及中医药知识、增进大众健康为己任,以家庭生活为中心,宣传介绍中医药在防病治病、食疗养生、保健长寿等方面的经验与常识,用平易近人的语言向读者介绍深入浅出、方便、易学、有效的中医药知识和切实可行的中医药方法。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可读性和收藏价值,深受读者欢迎。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办单位: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出版部门: 《家庭中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5-3743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1-3379/R

邮发代号: 82-654

出版周期 月刊

创刊时间 1993

出版地区 北京

出版地区 北京

订购价格 244.00

杂志荣誉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家庭中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家庭中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 主办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 国际刊号:1005-3743
  • 国内刊号:11-3379/R
  • 出版周期: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期刊收录: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家庭中医药杂志2013年第10期文章
  • 秋冬季:慢性咳喘,试试膏方

    秋冬季慢性咳喘多见.慢性咳喘是指咳嗽、喘息不愈者,伴痰多、心悸、多汗甚至双脚浮肿,以老年患者为多.中医学认为,本病属外感风寒,因治疗不当,病邪久滞,伤及正气,肺气不足,致咳嗽经久不愈,再伤肾气,发为喘息,伴双脚浮肿.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属慢性阻塞性肺病(如哮喘、慢支肺气肿、肺心病等)的病理过程.本文所说的慢性咳喘特指这类咳喘.......

    作者:陈金伟 刊期: 2013- 10

  • 筋柔百病消(八)——恼人的哮喘

    有一种病大家都知道,当它急性发作的时候人会发生气急、喘息、胸闷或咳嗽,严重时让人感到喘不上气来,非常可怕,而可怕的是它有可能经常发作,给人带来极为痛苦的感受!著名的歌星邓丽君就被它夺去了宝贵的生命!我想大家都知道了,它就是可怕而又恼人的疾病——支气管哮喘!有报道说,全世界支气管哮喘者约3亿人,已成为严重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慢性疾病之一.国外支气管哮喘患病率和死亡率逐渐上升.我国的哮喘发病率也不低,中......

    作者:郑景文 刊期: 2013- 10

  • 补血养血有学问

    日常生活中或患病之后,身体均有可能出现“贫血”、“血虚”的症状,此时就需要补血养血.特别是女性,为了保持容颜靓丽,很多人更热衷于进补.但是补血养血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一定要科学地补血养血,不能盲目进补.一、贫血与血虚是中、西医两个不同的概念贫血是现代医学的概念.西医所指的贫血,是指全身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量减少到正常值以下.一般成年男性血红蛋白低于12.5g/L、成年女性血红蛋白低于11.0g/L,就......

    作者:孙清廉 刊期: 2013- 10

  • 前列腺增生的外治法

    前列腺增生是中老年男性的常见多发病,俗称前列腺肥大.它是一种良性疾病,本身并不会威胁生命,严重危害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采用一些外治方法,能帮助减轻症状,现介绍如下,供患者参考.1.敷足疗法:取水仙头1个,大麻子30粒.将大麻子去壳,与水仙头共捣烂如泥状备用.使用时取上述药糊,外敷于双足心涌泉穴,敷料覆盖,胶布固定.每晚换药一次,连续15天为1个疗程.可清热解毒,有通络通尿之功效.......

    作者:何国兴;汪秀华 刊期: 2013- 10

  • 食疗自有药膳香

    提起食疗,大家都以为这是一个高深的话题,殊不知我们平常吃饭时,都有意无意地进行了食疗.例如山药、大枣、枸杞子、杏仁、瓜子、胡萝卜等,随意说几个食品,里面就含有药物了.只要我们平时做饭时注意点食物的搭配,就能让其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得到大程度的发挥.食疗,作为一门介于药物学和营养学之间的学科,早在上古时代就已经存在了.到了西周,宫廷就有了专门侍候周王调味和配食的“食医”,主要负责调配六食、六饮、六膳、......

    作者:刘绍义 刊期: 2013- 10

  • 王孟英治痰

    清代名医王孟英,临床治病讲究从痰论治,所著《王氏医案》应用痰药之病例,几占十之八九.一、“痰”为多种疾病之源王氏治痰,不是单指喘咳门中之化痰涤饮,而是突出运用涤痰之法,为温热病之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同时,根据“痰之为患,既顽且幻,病状多端,性尤善变”的特点,对“脉症多怪”的许多疑难杂症,如:升降之令久窒,痰邪袭于隧络之关格;痰中之左半不遂;痰血轇轕(交错、杂乱)之络痹窜痛;气分偏虚,痰阻清阳之......

    作者:贾佩琰 刊期: 2013- 10

  • 遍插“茱萸”当是“吴茱萸”

    唐代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著名诗句“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绘了重阳节登高聚会的场景,也使很多人通过这首诗了解了重阳节插茱萸、登高避邪的风俗.但诗中所描述的“茱萸”到底是什么植物?又是插在哪里呢?茱萸有山茱萸和吴茱萸之分,本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植物,不知为何同名茱萸,宋代药学家寇宗奭也说“山茱萸与吴茱萸甚不相类,治疗大不同,未审何缘命此名也?”有关重阳节插茱萸的古诗词及古书描述和......

    作者:周计春;马玄静 刊期: 2013- 10

  • 李时珍的故事(十)——真知灼见辨鲮鲤

    清光绪年《蕲州志》方物篇载有:“蕲州山中出鲮鲤.”鲮鲤俗称穿山甲,能通脏腑经络,透达关窍,凡血凝血聚之病,皆能开之.民间亦有“穿山甲、王不留,妇人吃了乳长流”之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解释:“其形肖鲤,穴陵而居,故曰鲮鲤.”而鲮鲤作为药物,早收入的,是南朝齐梁陶弘景的《名医别录》,说鲮鲤像鳄,而比鳄小;像鲤鱼,又生了四只脚;身黑色,能在陆地生活,也能在水中生活.白天常爬上河岸,张开全身鳞甲躺在地......

    作者:周彭 刊期: 2013- 10

  • 『一步登天』话地龙

    公元960年正月初一,传闻契丹国兵将南攻周,宰相范质等未辨真伪,急遣赵匡胤率军北上御敌.周军行至陈桥驿时,赵匡义(赵匡胤之弟)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将一黄袍披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国号为“宋”,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陈桥兵变”(或称“黄袍加身”),史上称赵为宋太祖.......

    作者:姜厚德 刊期: 2013- 10

  • 5000年前的开颅手术

    几千年前的中国远古时期能做手术吗?甚至能开颅钻孔吗?这似乎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早已有了非常肯定的答案,这就是1995年在山东省广饶傅家大汶口文化遗址发掘出土的距今约5000多年的开颅术颅骨,颅骨右侧顶骨靠后部有一直径为31毫米×25毫米的近圆形缺损.近年来,经过国内著名专家研究,认定该颅骨的近圆形缺损应系人为的开颅术所造成的结果.此缺损边缘的断面呈光滑均匀的圆弧状,可以排除是尖锐利器突然刺伤后伤口缺......

    作者:和中浚 刊期: 2013- 10